想做一件事,却总是缺乏动力,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又有思维局限?掌握下面三点,你也可以轻松成为赢家。
1、寻找对自己有益的部分
施恩不望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是一直被弘扬的传统美德。我们常常敬佩他人施恩不望报,但自己却很难做到。
而我认为,恰恰是那些没有把它当做美德的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你帮他人一个忙,就在心中默默给自己记一个功劳,并默认为对方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必须回报你。这个逻辑正确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
真正会给予帮助的,是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而不是你帮助过的人。
所以施恩望报,本身是一种奢望。抱有这种想法,而对方又没有回馈你的预期,容易心存芥蒂,自己也会不开心。
但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要对方回报你,帮助他人后就抛之脑后。那么,在你找对方帮忙时,对方没有给予帮助,你不会有怨言。对方一旦及时给予帮助,你还会认为是额外惊喜,万分感谢。这就是降低对他人期望值的好处,双方都受益。
所以,我认为施恩不望报不是一件道德高尚、让人敬仰的事,反而是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
一旦你将某件事转换成对自己有益的事,你就会更容易做到。比如,你想减肥,不要将关注点放在要节食、运动上,多想想自己穿上美美的裙子,拍出漂亮的照片,会更有动力。
2、适当分包,专注你擅长的
《超级个体》专栏中曾提出,未来职业世界只有三种人:运营人、媒体人和产品人。
运营人:不断链接人和事,更好地配置资源
媒体人:持续传播,通过信息产生链接
产品人:怎么用得更好?不断挖掘有效信息
知道自己是哪种人,能帮助我们避免无谓比较,并深耕自己的领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分包自己能力之外的。
我认识一位运营大神,他专门帮助医疗行业的公司运营。前段时间他告诉我,他所运营的一个项目,现在每天的咨询率稳居全国第一。也是通过他我才知道,很多医疗行业的公司,都将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运营则全部外包。
我们个人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想面面俱到,必然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最后很可能面面都不突出。如果说你擅长收集整理信息成干货,也就是产品人,那就应该专心打磨自己的产品能力,而传播和链接则交给更擅长的人去做。
那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可以外包呢?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01列出我现在所要从事的事,并按“我擅长”和“我不擅长”两栏分类
02问自己,如果自己不做“我不擅长”的事,有没有影响?
03如果没有影响,就直接不做,如果有,那么是否可以分包给其他更擅长的人?
经过这个过程,你就能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将其他部分分包给更适合的人,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3、从需求出发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杯子,你会怎么设计?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盛水的器皿,你又会如何设计?
设计杯子不要叫“杯子”,而要说设计“饮水装置”,避免设计者对“杯子”的形象陷入为主,以至限制了思维。——柳冠中
从本质需求来看,杯子就是盛水的器皿。那么凡事能够盛水的物件,都可以作为杯子。弯曲的双手、塑料袋、锥形的沙漏、荷叶,这些都可以作为杯子。
好的产品,都是满足了用户的某种需求。
优步没有局限于车子,而是聚焦于用户的出行需求。有车一族,因为车子长期闲置而苦恼,没有车的又因为打车不方便而苦恼,而优步的出现则同时满足了用户的这两个需求。
个人成长也是一样,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不要局限于某一个点。比如,你想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首先要明确根本需求。如果你的工作是偏交流居多,就应该着重于口语和表达能力;如果你的工作偏文字居多,就应该锻炼自己的阅读整合能力。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背单词、阅读、写作,盲目延续读书时的学习模式。
寻找事情中对自己有益的部分,会更有动力去完成;专注自己精通的,外包能力之外的,能够提升效率;从需求出发,不局限自己思维,你会看到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