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黑色幽默的是,在我不在做班主任的半年后,我才得以有空去拜读了这本郑学志老师的书。首先题目确实够吸引眼球的,众所周知,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繁杂,也是非常辛苦和劳累的,胆敢用『会偷懒』,确实有它的独到的地方。首先,『会偷懒』并等同于『偷懒』,会是一种能力,只有你具备了这种能力,才可以『偷懒』,问题是『偷懒』却不是放任自流,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艺术,说强调的是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一、让书本先飞一会
让书本先飞一会,是说,不必急着马上去借鉴和模范,而是不妨先思考一番,先熟悉“不偷懒”的班主任工作。
说实话,这本书中的许多想法与我是不谋而合的。但是我依旧建议,看这本书之前,实际上应该是模仿本书前,最好是先扎扎实实地先去熟悉班主任工作。当你对学生的整个过程、学校运作、班主任在每个时期应该做什么都了如指掌的情况下才去实施比较合适。
1、因为如果你不具备偷懒的技能,强行偷懒,只会更加糟糕。
也很容易陷入了新教师的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譬如班主任就应该如同老母鸡一样,生病也不下火线,直到把自己累死了。当你真正地开始开展了你的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过,斗智斗勇过,你再来看看,再来思考也不迟,毕竟你的班主任生涯还很长很长,不要急着去认为怎样的班主任工作状态或方式才是合理,不必着急,让书本飞一会,先熟悉工作再说。
2、批判地看待书本观点。
毫无疑问,本书有很多观点值得去借鉴和引发思考,但是也有部分观点是在刻意迎合某些所谓的『理念』。譬如笔者认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或者每个班都适合这套理论,而且这套方法有点太过于理想化。并不是我们信任了学生,学生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的,有很多学生能力确实不好,有心无力,尊重学生并给学生机会去锻炼和成长这个方向和想法很好,但是不宜过于理想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都一味地『信任』,其实是不太合适的。该奖励的得奖励、该『打』的板子,还是要打。不能为了片面地照顾学生的各种『情绪』,将学生保护得太好了。犯错了,应该去承担对应的责任和后果,这才是应该和合理的,只要公正、合理并保持尊重,学生和家长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脆弱和不讲道理。但是这些认识都是建立在有一定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盲目地、『崇拜式』的跟风、模范。看书学习,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学生,而如果陷入『崇拜式』的模仿,可能反而会对学生不利,正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3、本书更多强调的是师生的互动或管理,缺乏了老师同事间、老师和家长间的互动,这是不太完整的。
当然,我理解的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桥梁』,不单单只是和学生『斗智斗勇』,还要协调科任老师、与家长沟通等工作,而且我认为这些工作在某些程度上比与学生沟通要困难多了。当然本书应该是侧重在师生之间,书本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做一个提醒,提醒年轻班主任们,需要注意到还有同事间、家校间的沟通。
二、让书本为我所用
1、不妨当作一本字典,遇到问题查询一下。
书本中有挺多案例和做法确实也挺接地气的,譬如书本介绍的『激励机制』、『让人人都参与到集体中』等,这些措施和方法,很值得借鉴。也可以在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来看看书本的方法,或许会有所启发。
2、不妨当作一面镜子,时时反思自己教育的初衷。
工作久了,会容易迷失自己,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工作意义,教育初衷。或许也有可能学生被你暂时『管住了』,但是这并不是『教育』,而是你以『上级』的权威,去压住了『下级』。这时如果能再看看这本书,或许是一面镜子,能去让你有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