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还有着生产队,公分。那时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懵懵懂懂的跟着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姗姗学步。男孩和女孩是邻村,是小学同学,初中同学。男孩高大英俊,聪慧过人。女孩开朗勤恳,落落大方。陌上谁家少年,青葱水嫩。都是最好的年纪,都是葡萄一样丰润的人儿,两人间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高中毕业了,心气儿高的男孩去参军了。他的目光和念想早就飞出了小小的村子,落后的镇子。参军的目的地,在北京。出发的那一天,一向大大咧咧的女孩觉得哪里都不对了。失魂落魄。直到她借了车子,骑了50里地去了火车站,看到那人送他上车的时候,她才觉得,对了,就是这样。
男孩参军一年间。女孩去学了缝纫,在集市上偷师学会了裁剪,在邻居加偷师学会了量体裁衣。借钱买了缝纫机器赚钱,赚嫁妆。一年后,她怀揣着赚来的500块钱(80年代初),去了北京香山,找到男孩:我要嫁给你。
一年后他们结婚了,婚后女孩贤良淑德,勤俭持家。男孩在军队服役八年,转业去了附近的一座城市。在那个城市,女孩开了自己的小店。
再后来,这对夫妇时运不济,家财散落,男人患抑郁症,女人拼尽全力照顾幼子病夫,一身病痛。几年后男人已无大碍,女人靠着一双手挣下了一间临街商铺,供应孩子上学。男人心高气傲不肯圆融,有真才学却各种换老板后赋闲在家。对女人也不像当年那样呵护。女人很委屈。他们的女儿很奇怪,父亲许多年来从未向母亲表现过呵护,对自己教养极严格,并严禁女孩和任何除家人以外的异性有任何关系。于是,在几十年后的冬夜,女儿在车后座上,听到了父亲对开头这件事的描述:当年是没有办法。其实当年我在考军校,你爷爷哭着求我快些成家立业给家里找个顶梁柱。方年我在军队才一年就已经崭露头角,要是考上军校,我至少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所以你要先提升自己的地位,再去考虑这些事情。
女儿听懂了言外之意,家里需要有个经济来源,所以,他娶了母亲,也放弃了军校,听从爷爷的嘱咐承担家庭的担子。然后,在母亲为他付出了几十年以后,告诉他的女儿,当年这个女人挡了他的路,所以,他对她所有的不公,所有的不好,所有的看不起,都有了理由。同样的理由,他严格管教自己的女儿近乎苛刻,要求她兼备男孩的锐气和大方,女孩的娴静和细心,要求她成绩好,要求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求她通达史政要求她给自己挣脸面。要求她,功成名就来达成自己的愿望。还告诉他女儿,当年她母亲挡了他的路,其实她并不是他想要的那个选择。所以她欠他的,这些年的辛劳都是她活该。所以女儿应该专心于往上爬,专心于功成名就。至于姻缘,只不过是功成名就之后的必然。
后来,那个女孩告诉我,作为女儿,她只觉得,当年那个女孩子,嫁给谁都会幸福,除了他。当年那个男孩子,娶了谁都不会幸福,包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