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多看阅读的限免书中,下了一本《菩萨的境界》,初衷是想读点佛学的书,让自己的心灵可以沉浸一下,超脱一些。后来打开读的时候,才发现是一些以生活小事阐述哲理的小品文,再看看作者的名字尤今,似曾相识,一直翻到附录我才突然想起,多年前曾经读过她的《沙漠中的小白屋》,把她陪伴丈夫和小孩在西亚沙漠生活的酸甜苦辣写得如现眼前,在那个被课外辅导书充斥的小镇里,这本书曾陪我度过了枯燥的高中生活。或许这就是一种书缘,多年之后又能再读到尤今女士的作品。
相对于当年的那本游记,这本《菩萨的境界》显然清淡很多,但对于习惯了重口味的都市人而言,偶尔闲下来看看这样的小书,既不需要太多时间,又能够触动自己为人处世的某些思考。尤其是年岁增长,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不断增加,带来的是对家庭、爱情、工作、亲人等许多有意义的禅理领悟,可以为都市人提供一点“心灵鸡汤”式的帮助。例如她在《白纸与墨迹》中讲的故事:有同事给了他一张有墨迹的纸,他抱怨了两句,同事在告诉他说,这纸不还有百分之九十九是洁白的吗?又如她以自己开车遭遇“盲点”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一个人生哲学:避开自己的盲点,可以减少出错;避开别人的盲点,可以一世平安。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都是很有咀嚼空间的小故事吗?
书名《菩萨的境界》,来自于其中的一篇同名散文,讲的是她看《千手观音》时的震撼与领悟。这个节目大家都很熟悉,而尤今女士在震撼和感动之余,也想去寻找为什么这些聋哑演员可以如此出色的原因。最后她在邰丽华的采访中找到答案:“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中而忘记自己,就是真正的菩萨。”所以她也感叹道:“无我,就是菩萨的境界。”至于怎么样做到“无我”,则需要个人自己的修炼和感悟了,须知旁人得来毕竟浅薄,终究还是需要自己摸索。
我曾经对“心灵鸡汤”式的文字很不感冒,但这本《菩萨的境界》读来却没有这种感觉,作者并非高高在上地讲道理,而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言行感悟生活和生命,这样的文字读来才有活力和心灵的感动。文集中并非每篇文字都如此精彩,但只要有那么几段话能够触动你的心灵,读书的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