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挑战下一关
当我们初玩一款游戏,在新手区或初级关卡获得确定的以及不确定的“奖励”,这些“奖励”诱导着我们继续玩下去。随着我们经验的升级,我们晋级到下一关,展开新的地图,获得新的技能。游戏的设计者不会让我们一直在新手区重复着简单的操作,比如拿着屠龙刀不停砍着小白兔,即便屠龙刀挥刀的特效十分炫酷,也抵挡不了无聊感。一点难度,一点挑战也没有,太无聊,太无味。
我们追求有挑战的东西,我们喜欢有神秘感的人、事、物。我们希望获得新技能,得到新装备,遇到新BOSS,挑战新地图,踏上新征程,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我们追求挑战,其实是在学习新技能,追求新体验、新境界。人类和现有动物,得已存活下来,都跟学习分不开。通过观察、模仿、尝试等一系列学习行为,适应生存的基因得以延续下来。
而有些新技能、新体验,通过我们的学习和尝试,是可以习得和适应的;有些,我们则穷极一生也无法掌握或体验到。
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我们想学习的事物可分为三个区域。最里面的一层是“舒适区”,在这里的技能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没有难度没有挑战,自己可以处于舒适的心理状态;中间的一层是“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最外一层是“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舒适区”是我们刷了无数遍的新手区/初级关卡,“学习区”是我们要挑战的新区/下一关,“恐慌区”是你一进去就被秒杀的高手区。这三个区域是层层嵌套关联的。
这三个区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升而变化的。当我们在高手区应付自如时,惊奇的发现,原来的“恐慌区”竟然转化成“学习区”,甚至是“舒适区”。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的“舒适区”和“学习区”越来越大,我们掌握的技能也越来越多。但前提是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练习,才能提升自己。
我们上学期间,班级里总有一些看似很努力,成绩却不理想的同学。大多数情况,不是智商欠费,而是学习方法使用不当。想要顺利通过天朝的中考、高考,需要各种课外辅导书,什么黄冈、海淀、某某真题,总之,各种刷题。那些看似努力的同学,总是一遍遍刷着已经会做的题,在舒适区找成就感,成绩可想而知。或者来个极端——虐自己,基础不牢,却一直尝试攻破最难的那几题,最后花了时间,耗了精力,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其实,大家的智商大多相差无几,仅有勤奋是不够的,还得拼方法,学着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
设计学习难度
设计有难度梯度的学习,不要沉迷简单,离开“舒适区”。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进入陌生领域时,可以向行业牛人、前辈、知乎、豆瓣上了解该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或不同难度的专业书籍、相关资料。从易到难开始学习。
当入门知识、技能掌握后,可以直接学习晋级的课程。手边的资料,通过扫视10分钟,基本可以判断其难度。若是易理解,已掌握的,可以直接忽略;若发现不知所云,看不懂,说明是“恐慌区”,是现阶段你掌握不了的,也可以果断放弃。那些似懂非懂的,可以纳入到“学习区”,通过不断攻破不懂的内容,反复练习,“学习区”也相应地变成了“舒适区”。
学习就是这样不断提升,扩大“舒适区”和“学习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