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怎么也不会理解礼物是何意了。看陈忠实在进一步用历史阐述白鹿原,在白鹿原的北坡上割草,楼麦。割草是最喜欢的劳动,四五个小孩相约出发,怕有狼出没,不敢独行,拿上短把镰刀背上小号笼子,先躲在秋日太阳晒不着的沟里玩石子,在刺棘丛中捕蚂蚱,太阳快落山了,匆匆拿起镰刀快速割草越多越好,以怕少了换来大人不满的眼神。这样的描述不仅呈现于眼前的是作者少年玩童的有趣快乐情景,自然也引发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只不过不是去割草,而是去野外草地上捡粪,大小不一的孩子们一齐出发,到了草地上,远远的看到草丛里的黑块,有时几个小孩同时奔去,手快的自然捡起的多,然后再四处张望,奔跑抢捡,印象中好像从没有过因抢不到而生气或争吵,而是赶快寻找下一目标。在劳动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会了竞争、努力、公平、遵守劳动规则。再看看今天的孩童,已失去了天天在大自然中自由奔跑,自我组织玩耍,自我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了,连同玩耍都在家长的陪伴之中,某种意义上讲,孩子们获得了另一层面的孤独。
小学刚开学二个周,每家至少得有一个家长接送孩子,购买学具书籍,陪着读题作业签字,每曰更换书籍学具按排睡觉起床,再包括做饭洗衣,所有这些工作足以让一个大人要紧而有序方可完成,要想圆满还得懂教育理念,懂儿童心理学,会学科知识引导。再看杨澜所写《向前一步》中写到:"有没有一种无形的障碍,让女性在职业的某个时刻自动放弃上升的机会?职业女性究竟能不能兼顾事业和家庭?是我们太贪心了,还是我们的社会没有准备好?"美国的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说过:"工作的母亲有一个名字叫内疚。"看一看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母亲的日程安排和她所必需具备的教育素养,足以回答杨澜的这一疑问,中国教育的现状就不需要你再去讨论男女分工男女平等这样大的问题了。母亲们得到了另一层面的孤独。
柳青在陕西的一所破庙里14年的修炼,夫人受不了投井自杀,巨著巜创业史》是日日夜夜的孤独的最丰厚的礼物。
武训沿街乞讨、做过种种苦役所获钱财"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着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苦尽30年的煎熬和孤独折磨,终于以"崇贤义塾"如愿,继续行乞苦役,接着第二第三个义塾落成,跪求塾师教书,跪求学子求学,弥留之际"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只有把梦想植入灵魂的人,才能显现如此般的狂巅,真不敢想象要有多大的毅力方可捱过年岁的历练和折磨而能终成心愿的啊?
孤独是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躲开的情感体验,但孤独并不可怕,没有孤独感的人是不会去深层次的思考问题的,而只有在孤独中人才能更坚强更自立,朝着既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也只有在孤独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或许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因孤独而静心专注梦想,因孤独而坚强执着梦想,因孤独而强大实现梦想,那么孤独便成了梦想成真的代名词了。
如果培养一个孩子,单单只是做好做饭洗衣,接送各种兴趣学习班,上学放学、作业签字就算完成任务的话,那么请一个保姆加一个课程辅导老师便可完成,我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的思考着陪伴教育怎么才能做到科学的快乐的陪伴。在各种育儿经里去找各种具体现成的作法付之实践,从现代教育家那里寻找可依托的理论根据。当我看完余秋雨《借我一生》自传后,我从他的治学经验中得到一个宝贵的学习经验。余秋雨在山中破庙里一窝两年,足不出山,在13平米的陋室里一窝半年,足不出户,在面壁孤独中追本溯源,挖掘中国文化文明的源头,然后才有余秋雨深邃的思想和真知灼见。
至使我现在才回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源头上去,我要研读从古到今,从中方到西洋的教育大师的经典著作。当《爱弥儿》摆在我的案头,我象捧一件水晶艺术品一样,小心翼翼的打开,小心翼翼的合上,生怕惊跑了三百多年前就诞生了的伟大思想。我甚至连一个读音不准的字也要查明白,一个意思不明确的词也要弄清楚,一个指代词代替什么也要搞确切。这样一部集教育哲学于一体的巨作得来恨晚。我要静静地读,是孤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