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风柳上归
距高考仅剩二十多天了。看到家长和孩子象打了鸡血似的玩命,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到了高中,最可怕的是每个人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高考”一“上名校”,如果失败了,考不到好的大学,好像人生就没了希望。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 ,不管他考上或考不上大学,他都有一辈子想干的事,都有想一直努力下去的方向,即理想。我们的孩子都应该珍爱生命,远离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这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的家长和孩子都有“名校情结”,到底是谁把他们关进了这个“怪圈”里?身处这个怪圈,每个家长在充满了竞争焦虑的同时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但应该是虚假的“安全感”。有的孩子甚至认为考上“明校,”今后就万事大吉了。所以导致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接受不了残酷的现实。
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如果孩子智商还够用,只要认真努力地刷题刷题再刷题,就一定能获得明显的“进步”。这种“靠刷题就能进步”的诱惑,就像拥有致命诱惑的毒品一样,有毒,却让你忍不住逼着孩子一尝再尝。家长们知道只要让孩子做熟了这些习题,他们就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买到好房子,迈入成功者的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此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在十一点前休息。为了学业牺牲了健康、社交、探索的机会和课外活动,而这些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呀!
这一代焦虑的家长们,当初能够从各个不同阶层进入所谓的‘中产阶层’,其实就是从: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这样一条路走过来的。说到底,他们没有见过,也不知道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他们的“带宽”限制了自己思维,只能这样,因为他们不由自主地想给孩子安排同样一条道路。他们自认为平坦而宽阔的阳光大道。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老师和父母几乎是手把手地将孩子引入大学的殿堂。可是一旦进入大学,步入社会,每个人必须学会自己做出决定,这让一些孩子手足无措。许多从“精英学校”毕业的孩子,最后就像优秀的绵羊,拒绝接受挑战,以致彷徨失措、一事无成。有的甚至连个人问题都解决不了,有的抑郁,有的自杀。他们根本不考虑父母的感受,自私妄为的随便抉择。
高中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东西,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为他们参与全球人才选拔和竞争做准备。然而我们的孩子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无法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能无奈的选择按部就班地进行那怕自己不爱的专业学习。人常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那里出问题了?
看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不是一味地看他班里孩子考试成绩多好,而是看他能否激发孩子对学习这件事情的兴趣,让孩子爱听他的课、爱进他的课堂,并发现孩子的特长,鼓励孩子勇于创新,这是我心目中优秀老师的标准。然而现在的老师们又能有多少人做到这一点呢?他们功利之心强的可怕。
加之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有些家长不惜重金聘请名师辅导课程,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进名校,不惜代价购买学区房。但是家长如果肯在自己孩子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一条路上花费100%的努力和支持,那他们也许就真的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