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朋友圈在广泛转发建设银行与蚂蚁金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信息。颇让人深感意外,却又感觉是情理之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商业合作的基础和原点,建行和蚂蚁的合作就是一种各取所需、互为弥补,相互融合的深度合作。
1
支付作为一切商业交易的起点和终点,是连接客户、获取数据、嵌入场景和构建生态的入口和基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支付不可逆转地从线下向线上迁移,手机成为最重要的支付终端。互联网的市场法则是赢家通吃,在一个细分领域和行业一般只有第一和第二能够活得比较好。阿里和腾讯很早就布局移动支付领域,通过大量补贴培育客户使用习惯,分别携电商和社交优势在支付领域攻城掠地,打造自己的支付生态圈,移动支付行业呈现出支付宝和微信两强争霸的格局。传统的金融结构由于忽视了支付的重要性,丧失了先发优势,在移动支付方面形成了被动局面。支付入口的缺失使得传统金融结构日益被通道化,失去了客户的第一手数据,就无法对客户进行全面客观的信用评价。金融的本质是风险,而风险的本质是信用,而信用的本质则是信息和数据。从这个层面看,就不难理解银行的危机和焦虑了。建行和蚂蚁合作底层逻辑就是数据的合作,然后互相打通信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2
作为消费先锋和潮流引领者的青年群体,与他们父辈有着截然不同的消费理念和方式,他们的金融服务获取方式和渠道日益线上化、移动化、场景化和个性化,他们已经很少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银行的手机银行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低频使用的软件。银行正在逐渐失去青年群体的青睐,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建行与阿里合作的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借助支付宝平台,去掌握和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进而获得数据为客户进行立体化的画像分析,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支付宝作为阿里打造金融板块的核心资产,已经超越了支付工具的定位,向金融服务平台跃升。平台的优势在于功能的多元性、交易的便捷性、规则的完备性和风险的可控行,阿里控股天弘基金,布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积极进行商户地推,大量补贴商户,就是增强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和依赖性。去年阿里招财宝违约事件沸沸扬扬,媒体和大众对支付宝产生了信任危机,与国有金融大行建行合作无疑能够为支付宝增加信用背书。
3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的豪言言犹在耳,既迎合了政府对金融领域改革的希冀,也撩拨了民众敏感的神经,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然语言的背离并不代表行为的反叛,支付宝的跨越发展恰恰是建立在传统金融的运行逻辑之上。余额宝背后是货币基金,招财宝背后是债券投资,阿里小贷就是小微企业贷款,互联网改变了金融运行效率,但金融运行的本质依然岿然不动。马云改变了银行,但也没有改变银行。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风险的分散性、扩展性和不可控性,决定了金融的边界,不可无限度发展。对待金融应充满敬畏,少一些把玩、噱头和随性,经过债务违约危机的阿里对金融多了一些理性、客观和敬畏,对自我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搭建好生态,提供优质的水、土壤、阳光和空气,不断丰富生态系统中的种类,增强平台的开放性,引入更多信誉度高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丰富产品种类,合理把控风险,增强客户的黏性,就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4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建行曾与阿里相互合作过,最终因为客户的数据问题而分道扬镳,现在又因为数据走到了一起。建行在蚂蚁B轮融资中进行了战略入股,对于建行来说我搞不定你我就投资你,正如当年美国富国银行战略投资Paypal一样,而且这样双方合作的基石才更稳固。毕竟股权投资才能更让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有了建行的入股,未来蚂蚁金服的上市才有了更多的故事可讲,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阿里想做的是平台,是生态,是森林,有树、有花、有草、有河流、有动物、有微生物;建行想做的是树,长成参天大树,开枝散叶,播撒种子,长出一片森林,进而构建自己的生态和平台,目的一样,手段不同,希望能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