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教师,在办公室,在家长会上,我们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论调:同样的教学资源,学习差异却那么大,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是最主要的原因。可事实真的只是这样吗?回想起来,哪一个孩子在入学之初,不是怀揣着对新知的渴望,对学习的向往走进校园的?可是,为什么越到后来,有的孩子就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难道就没有其他原因吗?
去年的暑假,我参加了品思的“品师教学法”。课堂上,我们在技法与心法的学习之后,每人被要求10分钟的课堂演练,在一节演练中,我真实地体会到了一个落队分子由措手不及到急切到失落到最后不想参与的全过程。
当时我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大白板挡住了我看PPT的视线。
当我终于努力看清并理解之后,同伴已经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当我好不容易跟上一半的节奏,下一个环节又开始了……几番的努力之后,我越掉越远,终于慢慢地失去了最初学习的热情和动机,渐渐地无法参与同伴们的讨论……
这样角色换位的经历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这仅仅是在10分钟里发生的事情,无法想象又有多少孩子就是在这多少个不经意的10分钟里,因为缺乏关注,学习兴趣渐渐降低,学习动机渐渐丧失,而逐渐成为学习困难的那一类?
新课标提倡的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或许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仔细观察你仍会发现,不少的“小组合作探究”还是流于形式了。
从“品师教学法”的课堂归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给予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关注,尽力保护他们的学习动机。小组合作的形式依然进行,只是我会用有趣的方式开始,并制定规则:讨论时每人都要求发言,其他组员要认真倾听,每人轮流做中心发言人,每人轮流当组长,一阶段后评选最佳发言人,最佳倾听者,最佳组长。让每位学生都受到同伴的关注,有效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很重要,合适的方法也很重要。
品师课堂上,我学习到了一种看起来简单却无比实用的方法——分段技巧。作为一名常年在中高段的小语教师,我有时会让学生自己批改一些简单的作业。但即使是六年级,也会有一部分学生打的“√”是歪歪扭扭的,彼时我无法理解甚至训斥:十一二岁的孩子连√都不会打么?
今年我带三年级,在让他们批改过一次听写本之后,我依然发现这个问题。这次我没有训斥而是思考:既然不会打√,我们就先学习怎么打√吧。于是,我先在黑板上一边说明一边示范√的长短、角度,之后学生自己练习,同桌确认;接下来批改自己的听写本,同桌确认;再下来是批改同桌的听写本,同桌确认……经过分段练习,几轮操作和确认之后,他们打的√已经如出一辙,非常漂亮了。
后来批改练习册和试卷时,我也带着他们分段操作,他们非常安静和专注,课堂效果出奇地好。
渐渐地,我陡然发现:分段技巧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我的思维模式当中:写字教学、班级活动,甚至,家庭教育……
儿子每次洗完脸都把毛巾窝成一团捏几下,挂起来后还是湿哒哒地直滴水。起初我还批评他: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后来突然想起:我从来没有把拧毛巾的步骤分解开来教过他。于是,我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教他,操作两遍之后,毛巾就拧得非常好了。于是,系鞋带、叠被子这样的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
7月底的“品师教学法”结束后,老师还布置了一项作业:9月份的回训要说一个3分钟的故事。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教学法和说故事有什么关系啊?但是我知道phoebe老师对我们一向很严格,所以我也非常认真地买了几本书,准备了故事的稿子,并背了下来,回训的时候总算过关了。
但回来后,我依然没有理解老师让我们练习说故事的用意。直到那一次……
一位朋友被邀请去一个创业论坛做演讲,她写好稿子后念给我们几位朋友听。她的文笔很不错,有不少华丽的辞藻,也有一些颇有见地的思想理论,其中也有一小段写她离开高薪工作时的想法。可是听着听着,我们几个就昏昏欲睡了。
于是我问了她几个问题:“你舍弃高新工作创业时的心情如何”“这种心情下你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她一一具体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让她把这些加进她的演讲稿,并建议她大刀阔斧地删除那些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道理,只在开头简要地引入,结尾有力地点明主旨,结束演讲。她依建议进行了修改。再次练习的时候,我们都被她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
从论坛上回来,她兴奋地给我打电话:亲爱的,你知道吗?我演讲的时候,下面鸦雀无声,每一个人都专注地看着我,倾听我,结束后,不少人围过来和我交流,索要名片……
那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老师让我们学讲故事的用意所在。再细看那些发人深省的书籍,引人入胜的演讲,哪一个不是有着生动的故事?这也让我联想到我们写作教学中强调的细节描写,和讲故事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么?再看看我们的孩子,我们讲一些大道理他们未必能听进去,可是他们却能从贝贝熊、小乌龟富兰克林的故事中学到很多的好习惯,懂得很多的道理,这不就是故事的魅力么?
如果说,思维导图打开了我人生的一扇窗,而在“T1品师教学法”的课堂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教学的技巧,更是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让我在成为一名更优秀教师的路上越走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