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我们的一面镜子,会真实反映出家中的情况。在孩子所反映的信息中,影响最大的来源于家庭,特别是母亲的言行举止。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是问题。
一天,婆婆和我们聊及老家亲戚带娃的情况,说某某在家带孙子,孙子很能吃,很少操心吃饭的问题,又比较另一个亲戚带外孙女,经常生病什么的,吃饭不好balabala……听到这里,猜到她会把我家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于是我暗示她不要再聊这个话题了。你毫不犹豫地对婆婆说:“如果把你和别人比较啦,你会怎么想?”
这句话我以前对婆婆说过的原话,没想到孩子竟然原本印在脑海。我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到你,身教胜于言传,孩子就是复印件,父母就是原件,所有复印件的问题都归于原件,要想复印件改变,首先改变的是原件。
小时候,爸妈对我们很严格,说话总是批评指责的语气,即使我们做的好,都很难得到父母的表扬,在他们眼里觉得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就应该受训斥,而且习惯于拿我们兄妹俩与其他左邻右舍的孩子比较,导致我和兄长从小都是一直不自信,性格内向、自卑,参加工作后,这种性格一直延续到现在,总是看到自己的不好,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
闲聊中还可以说上几句话,一般都羞于在大众面前发言,自己的想法无法表达出来。自从有了孩子之后,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于是努力学着改变自己,坚持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组织户外公益活动,让自己参与其中,同时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
我的一个朋友来到家里,跟我谈到了他的女儿。她的女儿是镇上有名的聪明孩子,已上小学,每学期都在班里考第一名。她说,小女儿什么都好,但近来有些表现令她不安。她在教训她的同学时显得很刻薄,对班上成绩差的同学明显表现出蔑视。
如果其他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她好,得到了大人的夸奖,她就会很生气地否认这一点。我沉默了一阵,把目光转向她。她的性格,她的刻薄,她爱教训别人的毛病等,我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于是我笑了笑问她:“是啊,你没有发现你的女儿很像你吗?”
孩子就像我们的一面镜子,会真实反映出家中的情况,其中最直接反映出的是父母的“身教”,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及如何互动,所以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你希望孩子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看到自己的言行。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相信这是我们学习经典的家人再熟悉不过的语言,但是有多少人在孩子出了问题后,是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的呢?有多少人查找到原因后,又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去改变的呢?
在教育上能偷懒吗?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受到我们不良言行的影响,就赶紧去付诸行动吧,不要把改变停留在思想和嘴边!
最远的距离不是南极到北极而是嘴巴到脚的距离,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行动与想法的距离,大脑到脚的距离,知与行的距离。
人性的拖延懒惰习性和惯性思维的力量,却是不容小看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从来不是一句废话。
多少人都有改变的思想,也有改变的决心,还有很宏大完美的改变计划,但最后成功的却没有几个,为什么?因为光靠思想、决心和计划都是不够的,关键是在于行动的坚持,而坚持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却是需要一点一滴的来培养来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