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看《围城》,第一次是在高中时看的,已记不清当时细节方面的感受,只记得围城里的人想出来,而城外的人想进去。这次重读感触良多,我最喜欢书中的赵辛楣,而在方鸿渐身上看到了许多周围人的影子。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赵、方两人不同的人生走向,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1、家庭环境的影响
方鸿渐出生于传统士族文化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幼承家教,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极深,不论他是否愿意,懦弱﹑无能﹑无力抗争等性格的遗传因素都在他的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这是文化对人的制约性。
赵辛楣是一个官宦世家的第三代,出生优渥,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比旁人多一分精明。
正如任何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人们也不能选择自己出生就被包围着的,被感染着的家庭环境。所谓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2、教育环境的影响
方鸿渐在未来丈人的帮助下毫无心理准备地走上了留洋之路,四年中倒换了三所大学,随便听了几门功课,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下,他只好购买了一张假博士文凭。
方鸿渐回乡后,最初靠“丈人”帮忙在银行做职员,寄人篱下,听命于人,“丈人”容不得他自由恋爱,下了逐客令。然后,他因赵辛楣的关系同去了内地的三闾大学教书,后被辞退回到上海,进了赵辛楣之前就职的报社。
赵辛楣留美回国后在外交署当处长,因为身体原因没随机关进内地,又在华美新闻社当政治编辑。哪怕从三闾大学不光彩地出走,他也能很快地翻过身,并在重庆步入政界。
在国外留学的那几年,方鸿渐是浑浑噩噩的混过来的,而赵辛楣则是扎扎实实的学过来的,学校教育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让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做事标准。这其中的态度决定了自身行为,而行为决定结果,最终影响其一生。
3、认知的差别
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及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
早在大学读书期间,方鸿渐便萌生自主恋爱的念头,但在父亲的痛骂下,顿时“吓矮了半截”,一下子便打消了自己的念头,不再妄想,在这里,方鸿渐的怯懦性格暴露无遗。后来与女博士苏文纨的交往中,明知自己与她“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不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始终合不拢成为一体。”但却在苏文纨的恩威并重,软硬兼施中迟迟不敢表明自己的心。
当他失去一生中最心爱的女性——唐晓芙时,心瘦弱到了极点宛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鬼,瞧着阳世的乐事,自己插不进,但方鸿渐此时却毫无力挽狂澜的勇气。只是呐呐的说:“你说的对,我是个骗子,我不敢再辩,以后决不来讨厌了。”然后站起来就走。在这把握幸福的关键时刻,他不是积极主动的去争取和解释,却把本存着幸福的爱情结束的那么轻率,这不能不说是发自他那本性的怯懦。
而赵辛楣得知自己爱了二十年的女人忽然和别人结了婚,却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幽默地自嘲,甚至在苏文纨婚礼当天前去观礼,亲眼目睹自己的爱人与别人结婚。回过头,他又与从前的“情敌”方鸿渐冰释前嫌,并且成为挚友,这份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与豁达真的很了不起。
对于内心的痛苦,方鸿渐从不敢直接面对,而是一味的回避。他历经千辛万苦到三闾大学求职,但并不如意,受人排挤和诽谤,却无力抗争,受孙柔嘉的诱惑而任其摆布;没有接到下学年聘约,不是去斥责高松年食言,而是冲动的一走了之,逃避到孙柔嘉为其设置的“温柔的网”中。由于自身的懦弱,他宁可自认失败,却不敢面对现实。
赵辛楣因“情”而离开上海,在去三闾大学的一路上把握着方向,既是这次旅行的领导者,又是内部矛盾的调解者。在经济紧张时,他要求大家将剩下的钱交出来充为公用;每次需要会见重要人物时,都是赵辛楣一人当先。这一切,无不显示出赵辛楣的目光敏锐、头脑活跃,及其卓越的领导能力。
在船上,他一眼就看透了李梅亭和顾尔谦的把戏,又坦诚地讲给方鸿渐听。路途结束,赵辛楣又一语道破方鸿渐的人性弱点:“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对孙柔嘉的“煞费苦心”,赵辛楣也是早就看破。可见赵辛楣对于世事的体察已经十分有深度,并且以好朋友的身份时时指导着方鸿渐。
方鸿渐有的只是欲望本身,而没有把欲望化为实践的真正动力,他只能在顺境中驰骋自己的想象,而不能在逆境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方鸿渐而言,他只有一条路,除了退怯,就是逃亡,在这矛盾和痛苦中徘徊挣扎,从而决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认知层次的不同,影响着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及行动,造成了人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