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下课程培训当中,有很多学员经常向我咨询有关如何破解上下级之间相处难题和部门同事之间的沟通障碍的困境。其实,类似这些职场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应该是困扰很多职场人士的大难题。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来分析几个职场中的“雷区”,看你是否已经在无形中触碰了它。
(1)
你是否太过注重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略了职场人际关系的维护?在中国这个职场环境里,很多时候我们都面临“做事”和“做人”的两难抉择。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做人方面不注意,纵使你有天大的本事,可能很难有你发挥的空间和平台。
业务经理小王,是公司总经理花重金通过猎头挖来的销售奇才,业务能力强,且带领团队能力也很出色。刚开始几个月确实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客户和订单数量均出现比较大幅度增长。但半年过后公司总经理发现小王和公司的财务部、生产部、采购部、技术部的关系慢慢变得比较紧张。虽然小王的一切以客户利益至上的工作理念并没有错,但他却在工作中忽视了其他配合部门的实际感受。九个月后,公司总经理不得不忍痛割爱,让小王离开了自己的公司。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职场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之处就在于,明面上大家口头上都会讲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但暗地里如果对方没有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理解,他依然可以选择消极配合,甚至是隐性对抗的方式,让你的工作寸步难行。很遗憾这些小动作恰恰是你的上司看不到的。所以,在中国的职场潜规则里,更欣赏那些善于“化解”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人。
(2)
在做人方面你是不是有时候太过于坚持原则,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过于固执的人,又或者过于圆滑,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呢?其实这两类人的职场人际关系一般都不太好。
对于第一类人,过于坚持原则,不懂得变通,处理事情缺乏弹性。其实是很难做到管理岗位上的,因为对于一名管理者而言,其首要的能力就是能够因时因地的解决实际问题,而现实中发生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无法预测毫无章法的,这恰恰需要我们灵活多样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类人给人的感觉是缺乏情感,在一块相处缺乏激情和活力,相处的气氛也相对比较沉闷,久而久之也会影响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的评价。
对于第二类人,很多人觉得,这不就是职场中典型的“马屁精”吗?确实如此,一个在职场中表现过于圆滑的人,虽然短时期内能够获得上司和同事们的好感,但久而久之就会被同事唾弃。虽然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充当所谓上司的“红人”,但你也极有可能让自己成功沦为上司心目中的“奴才”,自然所谓的做人的尊严也就无从谈起。这类人表面上看,比较容易获得上司的器重,但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上司都知道,他们是不能堪当大任的,反而极有可能沦为上司用来维持管理权威,排除异己的“白手套”。
既然职场中这两类人都不值得推崇,那我们应该要做那类人呢?我建议你要善于做“圆通”的人,也就是做一个“内方外圆”的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说过做人要“内健而外顺,内阳而外阴,内君子而外小人”。这样既兼顾了灵活处理人际关系弹性,又有自己明确的做人底线,既兼顾领导的情感和面子,又让领导适时知晓自己做人的原则。最关键一点是你获得了职场中所有人对你的尊重。
(3)
在职场沟通方面,尤其是在和上级沟通方面,你是不是过于追求沟通效率,而忽略聆听者的内心感受呢?在职场中,我看到太多的人死在了“有话直说”四个字上面。你可能有过这样的职场经历,有时候你的话明明很有道理,但你的上司就是不采纳。有时候你的建议明明对公司发展有好处,其他部门的同事就是不支持。问题很可能就出现在“怎么说”上面了。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民族,如果你说的话让听到的人觉得很没有面子,他是断然难以接受的,尤其是在你的上司面前。比如,在公开场合指出上司指令上的瑕疵,公开场合下对领导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等。所以,在很多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真正的沟通高手在公开或者正式的场合从来不讲所谓的“真话”,他们更擅长讲那些“妥当”的话。通过用对方可以听得进的话语来达到影响和改变对方的目的。
(我是卫小奎 ,一名资深企业职场培训师,欢迎大家浏览关注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