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我们一群年过半百的同学在微信群里玩起了接龙游戏,主题为“百善孝为先”,凡是看到的人都纷纷接上:“苦日子过完了,爸妈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爸妈却走不动了,作为儿女,无论如何,请宽容父母、理解父母、善待父母,父母苦过累过,抚养儿女,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善待今天的爸妈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今天你善待父母的举动,就是明天儿女善待你的修为。祝天下所有的爸妈鸡年健康快乐!......”我们之所以积极的去参与这个提议,并非游戏好玩,而是到了现在才对父母之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记得我小时候,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故事是关于我身世的。母亲说:东儿,你不是我亲生的,你亲生父母是讨饭的。那年,正是青黄不接的二月,你亲妈抱着你来咱这儿要饭,你哭得很厉害,你亲爹烦闷,要把你扔掉,你亲妈舍不得,就把你送给我,说多少打发点就成。我把家里仅有的二升玉米给他们换下了你。母亲讲得十分逼真,我十二分相信。听完母亲的故事,我已泣不成声。那时的我并没有记恨“亲生父母”的狠心,只觉得他们太可怜,就哭着要去找他们。不知哪来的勇气,一个人在黑夜的雪地毫无方向的猛跑,直到被父亲追到硬抱回去。我哽咽着,样子很悲哀,早已无心去判断身边母亲说话的真伪,直到今天我都无法相信自己当时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为什么那样强烈。
后来,我年纪稍大点,读书了,和同学们交流时才发现,类似的故事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我们无法理解父母们的原始用意,是为了让我们告别一个更恶劣的环境从而满足于当时的家境?抑或是当时穷苦日子中的一种无聊呢?但有一个答案却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孩子都选择了寻找“亲生父母”。这也许是人最真实的天性!生身父母是我们天然的依靠,无论他们是富翁还是乞丐。
再后来,我们长大了,在真的亲生父母面前却有种种的不敬,我们因为不能满足于想要的生活曾埋怨过父母,我们因为与老一代没有共同语言曾嫌父母啰嗦,我们因为对世事的看法有出入曾顶撞过父母。我们不知道要多帮父母做点家务,不知道要做个乖孩子让父母省心,不知道对百般辛苦的父母嘘寒问暖…………父母都忍了,可我们却从不知罪。
再再后来,我们终于有点出息了,生活好了不知多少倍,可父母还在过苦日子。也许,我们小时候曾对父母信誓旦旦许过诺:“我长大了一定让您享福!”现在都兑现了吗?可能连回家陪老人家过个年都做不到吧?孤单的父母呀,孤单的不只是身影,是一颗颤抖的心啊!
“百善孝为先”!我们不需要像孟宗哭竹生笋、王祥卧冰求鲤那样,更不用“扼虎救父”或“弃官寻母”,父母就在我们眼前,而且见一面少一面了。让我们珍惜上天赐予的父母子女缘分吧,在他们有生之年多孝敬他们一次,让自己的心也多安一分吧。
明年我一定回家过年!
(){����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