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朋友会问我,“格子,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通常这样的问话会将我问得措手不及,因为我目前的状态是既没有恋人,也没有相亲活动的安排,更没有结婚的打算。
紧接着他们又会问,“你到现在还没有谈恋爱,你的家人不着急吗?再说了,等你想结婚的时候,你都成剩女了,你还能嫁给想要的人吗?”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会忍不住反问一句,“什么是想要的人?”
收到的答案往往各不相同,有的说是适合结婚生活的人,有的说是自己爱的人,有的说是父母满意的人,有的说是爱自己的人……
而当这个问题回到我身上,我一般会回答得有些朦胧而矫情,“一个能让我甘心以未来全部的自己为代价的人”。
我这么回答时,他们便会说,“你这样不现实,迟早是要成为剩女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大多一笑了之,不再谈下去,却压住了嘴边那句话,“所以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结婚?为了向周遭的生活妥协,还是为了不成为剩女?”
同时,我身边的朋友也因此分为了不同的阵营,努力相亲结婚的,安然享受单身的,还有夹在单身和结婚间不知所措的。
一般情况下,我那些致力于相亲结婚的朋友,会不理解单身者的淡定,为什么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却无所行动,一点都不着急?为什么不愿意踏踏实实地找个人过日子,却仍沉浸在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里?
而那些被夹在中间的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迷惑,隐约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挺好,却又觉得结婚生活也不无道理,由此更不知如何选择。
前些天,我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一部电影,恰巧觉得里面的故事与现实中的我们有些相似,兴许能解惑一二。
这部电影就是舒淇主演的《剩者为王》。
电影的一开篇便讲述了眼下大多适龄男女被迫相亲的原因,也是许多男女不得不去相亲的理由——父母的迫切。
眼看着身边同事朋友的子女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为人父母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并非是和别人比较子女,而是在想为什么他们的子女都结了婚,而我的孩子这么优秀,现在却连个对象也没有。于是,家长会做主为自己的孩子安排相亲,以求用自己的方式让孩子尽快走向“幸福”。
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父母的眼里,结婚就是稳,是踏实,是过日子。用不着那些樱花飞满天的浪漫和怦然心动的感觉,那既不现实,也不长久。
在这样的压力下,多数父母能心满意足地看着子女顺从于自己安排的相亲,但在无数次的相亲后仍不得其道的也大有人在,公然同父母争吵不愿相亲的人更不在少数。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转折点,剩出了我们所谓的那些“不踏实”、“不安定”和思想独立的“剩女”。
这些女孩不是不想结婚,只是看着那一个个的相亲对象,也说不出对方有什么不好,可就是没有结婚的念头。就像舒淇饰演的盛如曦说的那样,“死不了心”。
她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想要找到一个相爱的人陪伴自己过完一生,不愿意向生活低头,不愿意向任何人妥协,固执地在一头钻进认为正确的道路上,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但时常她们也会产生困惑,不知道自己要等的那个人到底在哪里,是胖是瘦,是圆是扁,是死是活,但自嘲之后,还是收拾好自己的心情继续朝前走。
期间,她们也可能遇到不错的相亲对象。这个人事业成功,成熟稳重,让你父母满意,对你也很满意,是个适合结婚的人,但他什么都好,就是给不了你想要的爱情。
在这个时候,女孩们只能勉强一笑,道一声再会,却不觉得可惜。就算身边相信爱情的朋友一个个离开了,告诉她,爱情原来是那么空无而不切实际的东西,人生有很多选择,为何非要冒险去谈恋爱?她还是坚持自己。
但这样的女孩,也会遇到她们自己的烦恼。
她们总在心里期待遇见自己的爱情,可真当有了感觉,又会犹豫不前。看到朋友为了昔日爱人要捐肾,盛如曦大为光火,说朋友一厢情愿得过了头,可朋友却说盛如曦口口声声想要得到爱情,却从不曾有一次真的去努力争取。
这便是问题所在,选择单身到现在的女孩,她们有自己的坚持,大多也懂得生活的不易。她们知进退,会权衡。就像盛如曦说的,她只要一发现对方没那么喜欢自己,就会对这段感情判处死刑,不敢坚持下去,她也很疑惑这样的自己到底能不能谈一段恋爱?
可一旦她们冷静下来,想通了就会明白,每个人都会去为自己想要的争取,这是人的本性,如果自己遇到的这个人连让自己去得到的想法都没有,她们怎么能和这个人携手过完一生?
她们不是不会谈恋爱,不是不敢谈恋爱,不是只会顺其自然,而是在还没有遇到那个人之前,宁愿等待。
她们可以不必过早地让自己熏染油烟,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去自己喜欢的城市,走自习喜欢的路,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听自己喜欢的歌……用美好的自己,耐心地等待那个人的到来。
当然,我无法给这样的想法一个定义,没办法判断它究竟好不好,也不能保证它会带来一个怎样的结局,但可以肯定的是,愿意等待的女孩,不会为这样的决定后悔。
之所以说“剩者为王”,大概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群女孩——她们宁可剩给自己,也不愿嫁给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