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今年是以这本书结尾,有点美中不足,美的是书中确实能学到不少,很多古人细节的做法,叫法及来源。
不足之处在于,这位王老师为人豪爽,且语言幽默喜调侃,第一天看的50页,一半内容的味道都比较重,读了感觉胃中翻江倒海。
比如说:汉朝人把厕所建在猪圈上方,叫做圂厕,这样一方面粪便可归于一处,另一方面粪便可被猪二次利用。想想大概也是因为古时生活条件所限吧,本身吃食有限,没有多余的粮食喂猪。
再比如说:古罗马时的公厕,那是纸发明以前的历史,纸最初不是由我们国家的蔡伦发明的吗。上公厕,却没有纸,现在感觉无法想象。
但,以前的历史就是如此,说是在一容器内装入高浓度的盐水,用一根棍一头绑着海绵插入其中,使用时拿出来,因为是公用,大概用过后再放进去吧。
还有后边讲的女人的月事,真的让我难受了好一阵。这个王老师还真是事无世细,充分满足读者的好奇,一个个问题可谓是即大胆,又细致。
第一大篇的生活篇读完,读第二篇的饮食篇,就和谐了很多,像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古人吃哪些蔬菜,古人用什么餐具,古人吃火锅吗?等等问题。
篇内都一一通过不同的朝代,根据不同古典中的描述,对每个问题的由来,及演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仿佛不同时代的人,在眼前操作着不同的做法一般。
除此之外,还有文化篇,情感篇,社会篇,一共囊括了70个刁钻的问题,详细解惑。
现在回想当时看的《古人100天》,与此书相比起来,完全是取巧了,就几个问题编成故事,成一本书。
可见,书与书的定义不同,关键还在于编辑的立场不同。想成为一本什么样的书,是最关键的问题。
就如《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这本书的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就像他的笔名一样,他就是一名中学的历史老师。值得敬佩。
可见,书,还是内容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