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蒋勋老师的《品味四讲》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一种觉醒。一种美的觉醒。书中,蒋老师提出了“生活美学”的概念。
何谓“生活美学”?所有生活的美学皆在抵抗一个字——忙。忙就是心灵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中强调的美,并不只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集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生活的美学是一种尊重,生活的美学是对过去旧有延续下来的秩序有一种尊重。如果这种尊重消失了,人活着再富有,也会对所拥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如果处在焦虑、不安全的状况,美大概很难存在。
所谓的衣、食、住、行,不过是人活着最基本的一些条件而已。而生活美学,实际就是在这最简单的层次中体现出来的。
谈到吃,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填饱肚子。吃,需要我们用心做,用心吃,用心感受。生活美学,最重要的是品味。我们发现“品”、“味”都是在讲味觉。如果吃得粗糙,吃得乱七八糟,其他的美大概也很难讲究了。去参观画廊、去听音乐会、去看演出并不意味着就有美可言了,生活之美可以从讲究一下自己的吃开始。闲暇时光,为自己准备一顿佳肴。不求山珍海味,但求用心和感受。从选料、配料、烹饪的方法、火候、时间,甚至到用餐工具的搭配。放慢吃饭的速度,不再狼吞虎咽,用心去品尝。对各种食物都有一种品尝之心,那么,我们口腔里的滋味将会是非常丰富的,也会留下人生非常美好的记忆。
谈到衣,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不断提升,人们在穿衣上越来越讲究。一窝蜂地去买名牌服饰,不代表着讲究。很多人盲目地追求各类奢侈品,却不知:这些欧洲知名品牌之所以能够成为名牌,是因为它们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文化的支撑。如果一个人跟这个文化并不协调,那么,哪怕是再昂贵的价格,有时候放在身上也会显得很勉强。生活美学里,什么叫美?有自己独特的品味才叫美。穿衣之道,莫过于此。
谈到住,有些人只有房子,并没有家。房子并不等于家,房子是一个硬件,必须有人去关心、去经营、去布置过、这才叫做家。有一个空间,哪怕只有十平米、三十平米、五十平米,可是它是属于你自己的。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你悉心挑选的;布置与构造,都是你精心设计的,你把这里的一切都处理到自己喜欢的状态,并将生命在此停留一段时间,这才叫做家。让我们用心,把自己的房子变成家。
谈到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在“匆匆赶路”。我们为什么要赶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某些时候停下来?如今,大部分人都希望上车之后可以只踩油门,不踩刹车。可是,人生这条道路上,需要刹车,人生需要不断准备刹车,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方向。我们的一生,从生到死,可以走得很快,也可以走得很慢。如果匆匆忙忙,好像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自己走过的这条路两边到底有什么风景,其实是非常遗憾的。人生这条路,可以慢慢走得曲折一点,迂回一点,或许,我们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最美好的生命,不是一个速度不断加快的生命,而是速度在加快与缓慢之间有平衡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