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认为,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
一个人说的话,应该和自己的身份相匹配。
如果有一天,你去了一间寺庙,主持身穿袈裟,手持念珠。前一句阿弥陀佛,后一句就对你说:“施主,你长得比我女朋友还漂亮。”你会不会觉得很荒诞?会不会觉得自己碰到了假和尚、假寺庙?
再例如,你在看一部中国古代历史剧,里面的男主为了逗女主开心,突然来句:“你看!飞碟!”
哦,好吧,原谅我举了两个看似不恰当的例子。
可当你正在吃饭,目不转睛地盯着《延禧攻略》中“乾隆选秀女”这一情节,乾隆一句:“今儿风这么大,她站着挺费劲的吧”、“这一日是要吃五餐吗”、“这每天是要顶着酱油晒太阳吗”,我口里的饭差点喷出来。
等等,这是什么场合?
艺人选秀节目吗?
吐槽大会?
这是乾隆吗?
在这么严肃、隆重的三年一次的选秀上,竟然调侃讽刺秀女?
连国家最高领导人都说你皮肤黑,谁还敢说你白?
这么一被讽刺,这些秀女回去后,还有没有颜面了?
让我们来看看,剧中的这些秀女出身:大理寺卿之女,上驷院卿之女,顺天府尹之女,太常寺卿之女,他们的父亲都是正三品。
举个例子,顺天府尹是什么官职?
北京的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
可以说,他们的父亲虽算不上肱骨之臣,但都是身居要职。这些秀女都是八旗的名门望族之后,品德和家世是经过严格选拔,每次选秀都是带有政治联姻色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
就算乾隆看不上,体面总得给一些吧?大臣们的颜面总得顾及一下吧,乾隆又不是昏君,好吗!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选秀太后不参加,皇后也不说话,一个妃位竟然跑来煽风点火,说这个瘦,那个黑,对每个秀女评头论足。这是在选秀?谁都有评论权、话语权,谁都可以对秀女评头论足?
在清宫里,分寸感呢?规矩感呢?
皇后身边的两个贴身丫头,台词丰富,如皇后闺蜜一般。
例如,贴身侍女对皇后说:“那你说话可要迂回着点,别惹皇上生气了。”
纳尼?这是侍女在跟皇后说话?
我的心中在呐喊:“导演,把她拖下去,掌嘴先。”
皇后的两个贴身侍女平日里不是挑拨是非,就是替皇后抱不平,不仅妄议妃嫔,还口出狂言,给皇后增添了不少烦恼,分分秒秒有种现代小闺蜜在帮女主出谋划策的赶脚。
主子和主子之间对话,身边的侍女也能跳出来大声反驳,我估计这种侍女在《甄嬛传》里嘴巴都要被打烂。
还是那句话,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如果说出的话不符合身份,会让人看不下去。
我们再来小谈一下“扯”。
剧中有一情节:
纯贵妃在皇宫里遇到傅恒,她当着所有随身太监、宫女们的面,大声质问傅恒:“论出身、论才情、论对你的付出,我样样胜过她(魏璎珞)!”
天呀!纯贵妃竟然当众承认自己爱慕傅恒!
再例如,宫女太监在宫里三五成群、大声喧哗,偶尔碰到帅哥侍卫,竟像学生妹、追星族一样跑去追捧。这里的皇宫,完全没有那种威严、萧杀之感,更别提大臣、宫女对皇上、皇后极权之下的高压中的敬畏了。这里的皇宫,陷害一个人很容易,收买一个人很容易,一个侍卫、一个宫女便能改变事态发展。槽点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当然,这部剧还有很多值得赞许的地方,例如整部剧的色彩搭配,女主一改以往盛行的玛丽苏风格,还有秦岚、佘诗曼、聂远实力派的演技,都是让人继续观看的动力。我不反对看宫斗戏,甚至还推荐家里人,用来它来消磨时间。
但毕竟,宫斗戏里最吸引人的不是服装色泽,不是宫廷摆设,更不是整体的画面色彩搭配,而是矛盾冲突的表现和天衣无缝的故事情节。
如果一味地迎合年轻人的口味,硬是把一部清朝宫廷斗争剧变成现代爱情剧或是校园剧,就像挂羊头卖狗肉一样,你坚持不了几集。
枫竹溪雨,85后,致力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真挚的人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