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喜欢上了他——纳兰容若。印象中的他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又散发着一种文人特有的淡淡忧伤,几近完美。中国古代的文人,我最爱李白和纳兰,爱他们的诗词,也爱他们的故事。而他俩相比,有更爱纳兰一点儿。因为我很喜欢纳兰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惆怅,让人着迷。
前日,看到一本《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书,是讲纳兰词的情意写真的。书的封面很美却又极简单,让我一眼就从货架上注意到了它,付钱把它带回家。回家路上我就迫不及待的翻开它,时间有限,只读了前言——一生恰如三月花,就是讲纳兰的生平的。纳兰的生平我早已熟识,可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的读了。文字写的极美,而读后才发现作者心中的纳兰于我心中的纳兰竟有如此之区别。
我一直喜欢纳兰身上带有的那份忧伤,觉得是仕途的不得志和爱情的折磨成就了纳兰,生就了纳兰词,他的一生都是个悲剧,是不幸的,从而造成了他的英年早逝。可经作者的分析,看似纳兰的悲剧却主要归因于他性格的弱点——承受力差,不担风雨。在作者笔下,纳兰的一生并非不幸,而是“一个男人该有的全有了”:显赫高贵的家世,经人眼目的才气,刻骨铭心的初恋,美貌聪颖的红颜知己,贤淑大度的妻子,婉转温存的妾室,以及一群相待极厚的知心朋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也对,这些原本我就知道,可竟未觉得这是纳兰之幸,只觉得是纳兰之苦的原因。父亲位高权重却不理解他,给不了他想要的;刻骨的初恋却终劳燕分飞,使他不得解脱;却又辜负了善解人意的妻子,妻亡后更给他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仕途上的壮志难酬更让他身心俱皮,年仅三十一岁就与世长辞了。
纳兰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真。真性情,真诚,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致命的缺点。他不懂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他过于执着,执着于感情,执着于信仰,执着于过去,所以才会作茧自缚,过的那么痛苦。我想纳兰应该是处女座的,过于追求完美,眼里容不下一粒沙。这种真性情又有几人能做到?
作者气纳兰凭什么可以那样清高,恨纳兰不经风雨,可我总觉得,若纳兰真的如苏轼那般性情豁达,如贵族子弟那般逍遥人生,那他便不是纳兰了,不是我们所钟爱的纳兰公子了。“我是人间惆怅客”,这就是纳兰,我最爱的公子。可能我的心中早已将纳兰美化成理想的纳兰了,一个活在我心里的纳兰容若。
最爱纳兰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仿饮牛津,相对忘贫。
突然想起沧月小说中的一句话: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这就是我对纳兰公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