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本组年轻教师刘贤的公开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深有感触,为了加深思考的力度和深度,为后面的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反思和借鉴,达到“以观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改”的教改目的,现将部分感想择要记录如下:
一、课堂简述:本节课从一首诗导入(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引入小说的结尾来倒追缘由,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探究主人公别里科夫身上的形形色色的“套子”,进而达到鉴赏人物形象的目的;接着又由点及面,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探究,并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小说的写作背景,加深了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整节课环节完整,脉络清晰,节奏得当,是一节很有功力的语文课。
具体来说,我以为本节课的闪光点主要有以下三处。
一、课型的准确化。“课型”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其比较隐性,再加上语文学科特有的庞杂化、模糊化属性,导致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常常被人忽视。然而我们应该明白,忽视的不一定是无用的,不注意的也不一定是没有价值的,实际上对课型的关注对我们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本节课的课堂组织和呈现来看,应属于文学鉴赏中的小说鉴赏课,对于一般的常规小说,对人物的赏析无疑是重中之重。本节课紧紧抓住主人公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展开课堂教学,从“有形的套子”和“无形的套子”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文本,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带领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认识人物形象,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赏析探讨小说的主旨,把握住了小说赏析课的灵魂,课型很纯。
二、设计的精致化。整节课的给人的感受是很精致的,这当然和执教者精心的设计离不开关系,若以一个“妙”字概括,那么整节课至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这个“妙”:一是导入妙,课堂从一首诗歌入手,内容是否合适暂且不论,至少说明教者有课堂激趣的意识,而且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识,相比具体做法,我以为意识更加难能可贵,因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意识决定行为”,有了意识,哪怕暂时做不好,但终究能做好,这远比临时拼凑的一鳞半爪要好得多;二是赏析妙:课堂从探讨别里科夫死时房间的摆设进入人物形象的赏析,采用了一种反向回溯式思路,这种思路打破了惯常的按部就班的认知顺序,为学生创造了一种“陌生化”的思维方式,而这种“陌生化”比起常规的思维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收尾妙:本节课的以赏析人物形象始,以探究主题终,按说这样的思路并不稀奇,但教者在探究主题的时候适时引入了背景资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了“特定的人物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下”这一基本的小说赏析理念,借助“这一篇”培养了学生“知一类”的能力,这也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理念的合理化。本节课所体现出的先进理念有很多,在这里只谈两点:一曰眼中有生。按说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几乎每个老师都知道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最终落点和归宿都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好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架空学生、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作为一名新老师,刘贤老师能做到不仅关注到自己的“教”,还关注到学生的“学”,的确难能可贵,这一点从课堂上教师对若干同学的提问自可看出;二曰融会贯通。为何这么说?众所周知,公开课不好上,有的老师甚至用“凌迟”来形容,当然这样说不免夸张,但公开课不好上确实是业内公认的事实,本人作为一名有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尚且不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何况是一名才工作一年的新教师?我知道刘贤老师在准备这一课时肯定看了不少资料,也请教了不少高人,好的东西要拿来并不难,难得是怎么用,这需要融会贯通,需要再创造,我们欣喜地看到,刘贤老师已经能将之用得得当、用得妥帖,这说明她作为一名新教师,已经初步具备这种融汇贯通的能力,这一点尤其可贵。
当然,本节课亦有部分环节尚需斟酌:
一是课堂导入时所用的诗歌和教学内容的联系是否密切?
二是在总结人物形象时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填写句子的形式在纸上写出来,所给的几个填空处将人物形象和对人物的评价未加区分,而且写出的方式是否一定就比说出好呢?
三是课后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身边都有哪些“套子”,看似空间很大,但通过课堂的学习和最后教师的引导来看,其实学生的答题范围已经大大缩小,这样是否有违课堂的初衷呢?
以上这些地方不但值得授课老师思考,也值得每一位听课老师思考,值得每一位语文人思考,因为有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个例,而是具有共性和普遍性,虽然思考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而且有些问题也未必有确定的答案,但不思考显然是绝对走不远、也进不深的。朱光潜说写文章要咬文嚼字,我以为这“咬”和“嚼”的功夫,完全也可以用在我们对课堂的钻研上,对难点、对重点,不妨咬它一咬,嚼它一嚼,如此这般,或能品得个中三味。
总之,这是一节很有借鉴意义和反思意义的课例,值得深入学习,更值得反复品味。雯雯说:“听完之后我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还没有成长起来,就要被后浪拍倒在沙滩上了。”我想说: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
好厉害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