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是玫瑰,花香无意义。
——博尔赫斯
春有繁花,秋诉雨;夏如繁星,冬不眠。美,我们沐浴其中。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般人迫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今日,雨,
夏雨。素来,我是喜欢雨天的,虽然这清冷的点点滴滴总能勾起心中的贮藏的某些伤感情绪,但雨天总是寂静的。雨声不仅浇去了大地的燥热,也将窗外的纷杂一并盖去,心似乎一下子躺在了一副软绵绵,清凉凉的沙发上。在这样的时光里,事情总能进展得更流畅,兴许还能生出些许意外的美感来。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那在我聚精会神的处理着手头的事物时,我与我的事情的情趣在往复回流之间,是有燃起美感经验的可能性的。在完成时,手指离开的键盘的一瞬间,一股清凉之意遍袭全身,我认为这就是美感体验的逸涌。
如此看来,爱上自己的工作,也许并不像大家说的那般困难。于全情投入中去经验美感。美感有了,爱还会远吗?(这里并没有一丝想要说教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想到便写到)
记得有一个关于诗句翻译的小故事,具体是哪位的经历是记不清了。事情是这样的,哪位名人在课堂上翻译一个英文书籍中的小片段,大致是在一个夜晚男士像女士表白用的是:I Love You。他让学生将“I Love You”进行翻译,收到的答案五花百门,却千篇一律的未能逃出“我爱你”这直接的三个字。后来学生问他,该怎么译?他说:今夜的月色真美。
“今夜的月色真美”,便是对美感的一次完美诠释。美感起源于形相的直觉。直觉被作者称为:脱离净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在这一点上,朱先生的观点与博尔赫斯是一致的。博尔赫斯在他的文集《七夜》<诗歌>一文中说很少有人能感受诗歌,与其抽象的谈论(那是一种令人生厌的或者说是夸夸其谈的方式)诗歌,不如拿两篇诗歌来研究研究(直接的交流)。他们在诉及美感时,都抛却了抽象思维,而强调感受。如此也就有了,开篇那句:玫瑰是玫瑰,花香无意义。
还是用博尔赫斯的话来对这句话进行解释吧:“美感是一种肉体的感受,一种我们全身感受到的东西。他不是某种判断的结果,我们不是按照某种规矩达到的,要么我们感受到美,要么我们感受不到。”
也许读到这里,你会惊觉不是说好的推荐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吗?怎么像是要转而推荐博尔赫斯的节奏。(既然已上车,就请坐稳扶好)
嗯,最近博尔赫斯的文字就是我生活中美感的集中地。而朱老先生的这本《谈美》是我的入门钥匙。这是一本不厚,且易读的书。用朱自清先生的话说便是:朱光潜的著作,“头头是道,津津有味”,如“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你想得知识固可读它,你想得一些情趣或谈资也可读它。如入宝山,你决不会空手回去的。” 在读了两遍《谈美》之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赞誉是绝不夸张的。美学,在门外汉看来是极雅甚至高攀不上的。然而在朱老先生的笔下,他是通俗易懂的,在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将复杂抽象的概念清晰化的智慧便是美。
朱先生说世间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化,一种俗人,一种伪君子。
要摆脱这两种情况,其实很简单,俗人只需去掉一部分将世间万事万物均效用话的眼光,伪君子只需尊重自己身体的感受,便可到达。
不妨停下,读一读这本《谈美》。
愿你如清晨的微风
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