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五)
欧公学韩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公学韩诗,而所作诗颇似韩:此宋诗中所以不能独成一家也。
欧公,指欧阳修。
韩,指韩愈。
八家,指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遗貌取神,还是得貌遗神,这是学习、继承、创新是否成功的分水岭、生死线。不过,袁枚指欧阳修学韩愈诗,因为面貌雷同而不能在宋诗中自成一家,却有失偏颇。关于宋诗的特点,一般认为最主要的是议论化、散文化。“以文为诗”,唐代的韩愈等已开其端,但奉为圭臬,因之蔚为一代诗风者则自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始,至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而达到极致。欧阳修作为承前启后者,功不可没。只是因为时代的限制,其宋诗风格特点尚未达到苏、黄诗那么鲜明罢了。学唐,还是宗宋,从元代至今,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没有答案。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来看,李白、杜甫、苏东坡、黄庭坚,前两位诗人是唐诗的代表,后两位诗人是宋诗的代表。实际上,宋诗是唐诗之后中国古典诗歌的另外的一种典范,所以宋以后学习诗歌创作的人,不是入于唐,就是出于宋,无他处可以立足。唐宋诗之争实际上最后涉及的问题,就是说宋诗是不是也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虽然袁枚自我标榜“余于古人之诗,无所不爱,恰无偏嗜者。”但从其对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人诗作的评价来看,其内心还是尊唐贬宋的。这也是与他 “性灵说”的诗歌主张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