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up》是英国BBC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从1964年开始记录14位英国七岁儿童的生活,每隔七年记录一次,到目前为止,该纪录片已经跨越56年,几乎可以说是对几个孩子“纵观人生”了。观后,在感叹人生可贵的同时也唏嘘着时间的悄然无息和留下的岁月痕迹。
纪录片的第三部《21up》拍摄了14个孩子21岁时对人生的规划与世界观的构建。从七岁到21,人生的第三个七年,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追逐着自己在七岁时所勾勒的梦想。有失败,有成功。导演的拍摄初衷是用记录英国不同阶级的人成长过程来证明阶级的难以突破性。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
曾经有人对我说“贫穷是跟随着基因遗传的,做官是子承父业的…”起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不合逻辑…生物教材上并没有教过我们贫穷的DNA结构与遗传方式,说这句话的人应该对生物学一无所知吧。后来看了纪录片反思,在中国“阶级”岂不就是像基因一样遗传的吗,贫穷也是。泰然说出那句话的他一定曾试图打破过这种生物规律,后果不可知,顿时油生敬畏。
恍惚之间,自己似乎也正是处在人生的这第三个七年,今年刚好21岁。伴随着身边人设的各奔东西,貌似纪录片里也在映射着自己的人生轨迹。21岁,呆在学校里不知所云,想法很多却害怕失败,带着对外面社会的憧憬与恐惧彳亍前行着,慢慢与身边“道不同”者渐行渐远,在暴击中学会成长,在鄙夷中学会独立。
“黄色的树林里分开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恐怕我难以再返回。”可能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大学里没有迷失自己,坚持不打游戏,不抽烟,不吃外卖,偶尔泡泡图书馆,敢于抛弃,勇于反对。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与孔子效仿,人生似乎就已经被七岁那年的自己所规划。21岁是一个坎儿,在接下来的人生第四个七年里,大多数人会经历从学校到社会,从孩子到家长,从少年到不再年少。嘴上抱怨着社会的不公平,在接受现实和反抗无力后却还是惶惶度日止于平庸,沦为父母曾经所期待的样子。
这样似乎就能想象到自己人生的下一个七年…大四毕业,找实习,就业,结婚生子…选择着平凡且最安稳的生活,波澜不惊的处事度日,过着所谓的最正常且最平凡的生活。“最怕自己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最终,年少时的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也只能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纪录片中,阶级始终存在,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造就了人的一生,其中个例nick打破常规考上牛津,做科研,最后专心教学。看似跨越了阶级的他,却经历了比常人努力一百倍的磨难,而我等普罗大众只得遵守人生的游戏规则。
人生下一个七年是怎样不得知,但还仍记得七岁那年的我也曾豪言壮志的要拯救世界。有些人一生对自己的初心无悔,有人妥协;愿我至少不变成少年的我所痛恨的人。
——冯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