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课 大黄(酒,生)
枳壳,枳实,芒硝
大黄
《神农本草经》下品: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瘤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
朴硝
《神农本草经》上品:朴硝,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帕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生山谷。
这几个药不难区别,大黄芒硝相须相使,不燥时,直接用大黄,燥时,加芒硝,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就是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明显泻下,厚朴枳实破气理气作用,四味药,两个层次,不一样的,记住。枳壳枳实
积实
《神农本草经》中品:枳实,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
关于枳壳和枳实,—个是未开化的橘子,另一个是已经长开的,气结就是枳实,气散就是枳壳,一个散气一个破气,结者破气,开者散气,如果完全长开了散的劲就小多了,没长开散的劲大,完全没开有破气的作用这就是苦以发之、辛以散之,枳壳就是辛以散之,枳实就是苦以发之。其它的佛手、香橼、化橘红都是微微散气的药,枳壳和枳实都代表了,所以理气药以辛以散之、苦以发之为主,温里药热性,辛以散之,散这种热性通调这种热性。
关于青皮枳壳选料很杂,有时候青皮就是枳壳,枳壳就是青皮,很小的、结的很结实叫枳实,长开了但没完全长成叫青皮,你也可以叫枳壳,青皮是外面包的皮,壳是整个带瓤的,现在药店卖的五花八门,因为橘子种类本身很多,皮薄劲就小,皮厚味苦劲就大
枳实,枳壳,陈皮,橘核,橘络整个橘类植物,从枳实开始一直到橘络,都是理气的,只不过劲大了有破气作用,枳实枳壳都有破气作用,陈皮橘络理气作用,橘核稍有点攻性,也是理气作用,这个是一串的。
就像竹子—样,竹茹,竹沥,竹叶,竹根。
竹子和橘子都是—样的,都是非常好的东西,—个层次一个层次的走。
气郁的厉害用枳实积壳,不厉害用枳壳陈皮,很轻柔的理气时用橘络还有一个橘核,治疗疝气时加橘核。
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清楚,慢性便秘大家都不要轻易用泻下法,咱们谈过体虚性便秘,肝郁性便秘,气血枯性便秘,都不适合用下法,什么时候用下法呢?中医治病据与本,现在情况下,基本不易遇到,一般都送医院了,急腹症不可能找中医来看。所以很少用到攻下法,有的肚子痛是寒.要温里,也不要攻下,这一点大家要注意,慢性病大家要慎用攻法,尽量用调法。番泻叶,保赤丸都不好。
小儿便秘就几味药,翻来覆去用就可以了,可参看论坛里的相关帖子。
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四十八课 丹皮、当归(头身尾)、川芎
《神农本草经》中品:牡丹,味辛,寒。主寒热,中风、瘪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丹皮,特异的丹皮辛窜味是不易忘记的,它能通血分,当你尝过丹皮这味药,它的味道是非常醒目的。
当归
《神农本草经》中品: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一名干归。生川谷。
川芎
《神农本草经》中品:芎穹,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当归非常好,野生远远好于栽培,野生的有劲,栽培的没劲,药厂煮完了晒干再送到药房卖的没效。闻一下味很冲是好当归,没味是假当归劣当归,当归白芍相配一等一的配对,当归散白芍敛,当归阳白芍阴,妇科要药男科要药,治男科的肝脾不调、肝硬化,妇女的雀斑黄褐斑,肝脾不调,下淤血淤阻从寒而化的病,肝脾肾三脏不好、胞宫不好,当归白芍必用。白芍—定要微酸微苦,但苦不酸或有其他怪味不是好白芍,白芍不用醋炒,也不用酒炒,直接生白芍即可。有明显的当归的特有的辛香苦味,要是汤药里加了当归一闻就会闻出来。
当归头气味较浓厚久在,身尾依次递减,但味道持久,所以教科书上写当归头补血,身补血活血,尾偏重于活血,一个补血,一个活血,身存中间。你不尝药理解不了当归头补血,尾活血,一个偏补,一个偏攻,只有你尝了才会知道。
就像为什么用远志肉,远志同样是根为么叫远志肉,只有你采挖了之后,才知道为什么。
开方要开立体方
大家用药关键一点要层次找好,开方要开立体方,不要只开一个层面的平板方,不是在—个平面上开方,而是—个综合的海陆空都有的。咱们只说血分的药吧,打头阵的是当归,当归即甜又辣,辣劲比川芎差,甜劲无熟地甜,所以说在阴血方面补这方面是熟地,攻这方面是川芎,中间那个就是当归。当归是男是散,还有个女是白芍。大家注意,首先在补这边是:熟地,攻这边是川芎,中间是一男一女当归和白芍,组成一个四物汤。那些偏阴呢?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偏阳.当归川芎谁更偏阳呢,川芎比当归更偏阳,熟地比白芍更偏阴偏静,这四个药井然有序,各有个的特点,不相重复,这个就是立体方。
如果有淤血了,就要上挑仁丹皮了,桃仁丹皮有什么区别呢,气—个是成片的往前走,—个是放射状的往前走,一个是面—个是线,桃仁是一个面,丹皮是一条线,丹皮质硬味窜,所以能够攻坚,桃仁软而有油性,广泛活血,大家要记住这个区别。
四物汤加桃仁丹皮,红花放在一边,不谈红花,一是因为太贵,二是伪品多,三是功效无介绍的好和普遍性。桃仁丹皮是活血化瘀的主将,普通的活血补血四物汤就够了。明显的淤血血闭要加桃仁丹皮,就像党参黄芪一样,远志菖蒲一样,都是相辅相成的,再接着有淤血可加大黄,这个无问题,大黄,三七,蒲黄这些都可以,蒲黄还有利水的作用,再往下走,不得以才可以用水蛭,虻虫之类,一般都不用,攻性太强烈了,中间你也可以加地龙;这是简单的—个活血。
活血与补气这个是—阴一阳的关系,血的—边是水,有时还要利水血分,水分,往外是风分,往里是实分。
开方无非这么几个方面,气分的,血分的,水分的,风分的,实分的那么这个是活血的讲到这里.实分就是阳明府实的,风分的就是用风药.
十二月二十日
第四十七课 远志
《神农本草经》上品:远志,味苦,温。主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一名棘菀,一名萋绕,一名细草。生川谷。
远志刺激的辛辣味,这是起作用的地方,远志味不好闻,又涩又辣,远志菖蒲都是动药,都是走窜的药,都是心药,同时又是肾药。治什么病?首先既然通窍,它肯定是堵的病,什么样的心悸心动,失眠,这两味药慎用?凡是虚证的心悸悸动,血不养心,均不宜加。这药劲大,走窜厉害,既然是走窜的,那么是通的作用,有气郁闭在那里,用远志菖蒲去通,通开了,气就流通了,病就好了。就像有实寒用附子干姜一样,胃虚寒时附子干姜可以少用,以补为主。同样,治心肾类病,它可以起佐使作用,绝不能重用,因为是攻药,别瞎加远志菖蒲,一看是失眠健忘,心悸就加远志菖蒲,那就出问题了。有时候加了菖蒲对方也没明显不适,为什么?加成匍菖蒲将错就错了。远志,我在山上采过,远志用根皮,里面的木质根去掉,用这个皮,远志只有皮起作用。以皮达皮就扯淡了,它不达皮,直接入心,远志开心窍,石菖蒲开心脉,脉和窍是有区别的,如果打比喻,远志像手雷,石菖蒲像机枪,—个是通窜,—个是爆破,远志的劲很猛,它遁关,比如窍闭住了,拿远志去通,心有九窍连九脉,远志通开之后,石菖蒲再窜出来,两个相须相使,达到疏通心脉的作用。
为什么肾类药也用远志?
心肾相交,大循环,肾气升到肝,肝升到心,心给肺,肺再下来,脾胃在中间运化斡旋,还有—些循环沟通方式,这就是八卦,水火相射,风雷通气,风雷是什么?风是肺,雷是肝。脉很有意思,一团肾气,一团心气,一上一下,它们又分别伸出触角去互相勾连,这就是水火相射。什么叫相射,自己的触角伸到对方身体里叫射,也就是心肾相交,这就是真火真水的论述。上面心火旺盛时,中间的真阴在起作用,像油一样,外面有焰,中间有油,油要枯了焰也就要枯了。同样下面有个肾,里面有个苗,肾是油,焰、火苗要灭了,油也凝固了,这就是水火既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样风雷通气也是这样,肺和肝也是有脉络相连,所以很多肺病是肝导致的,厥阴肝经有条脉就抵达肺上,肾的脉就抵达心包络上,互相包绕着,肾虚了宣接影响心肾相交。
如何影响?底下虚乏了,往上面供给的阴液不足了,上面心气也就不舒服,它不舒服之后和下面的联系时断时续,这叫心肾不交。两个人一男一女交朋友—样,一方不好了,肯定影响另—方,双方联系越来越少,这就出问题了,我给不了你,你也给不了我,双方谁也不好。所以在补肾时还要把心到肾的渠道打开,让心火下济,温煦之气流灌下来,同样肾气受流灌上去,远志就是把中间通道打开的一味药,中间有个内脉互相连着,把这个脉打开.肾水就能上去心火也能下来。其实是有脉走的,心气下流,肾气上通,远志沟通,也就是你治心时一定要治肾,治肾时一定要治心,同时心肾之间的通道一定要畅通,这个很重要。不仅是远志这味药,也有一特意药,由于时间关系,不好多说了。左顾右盼,看左边看右边,瞻前顾后,看着前面顾着后面,治肾时看着心,治心时看着肾,因为他们都窘琳化的。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这是讲远志和菖蒲。
这两药是开心药,益肾药常加远志,菖蒲,柏子仁,茯神等这两味药常相须为用。
石菖蒲,小薄切片,初入口渐渐地有一股味从里面钻出来,越来越浓,一嚼发苦,气味有点冲。
白虎汤有粳米,加甘草的用意是什么?
甘草味浓,粳米味淡,一浓一淡互相配合,一阴一阳,粳米太淡了加点浓的,古人始终在找平衡,使此平衡,达到—种中气,而不伤正气。很朴素,很实用,不可能吃药,大苦,大辛,大甘,大酸,大成,把正气伤的—塌糊涂,这个不符合生生的特点。
十二月十九日
第四十六课 元胡
元胡有什么作用?当时想找一味疏肝理气的药,尝了一下,在没找到枳壳以前,找到了元胡,你看元胡不黏不腻,味道微苦,就是它了。比如川楝子也好,但它有小毒,伤正,元胡不伤正,但元胡可以用其它药替代。
五十味药绝大多数有不可替代性,天机造化正好是这种药对应这种气,就像大米,白面,水,盐,猪肉鸡蛋等不可能替代。
象沉香,木香,藿香,砂仁,草果,草寇,益智仁等这类药完全可由陈皮来代替。
香附是不错的一味药,它质坚实,味苦,辛窜,能破肝郁,解肝郁。
五十味药指导临床应用,但也不要死守规矩。
十二月十七日
第四十五课 茯苓
《神农本草经》上品: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伏兔。生山谷。
这味药白色无味,就因无特性,它才起的作用,它秉中正之气,它不过辛,过辣,过动,过静,但它是比较纯粹的一味药。它以比较纯粹的气去填补身体,和其它药—起搅动你的身体,你也可以说它能中和和稀释邪气,有一定的利湿作用。
利湿的作用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个可能由于本身有一个自己疏通水道的作用,关于利水作用,有特异走水道的功能。
茯苓这味药,比如说一团邪气,郁滞之气,用白术舒达它去,如果说后面加茯苓,它有占位的作用,单纯白术它可以把邪舒达出去,但可能邪气很快就回来了,茯苓它没有其它的特异性,它有占位的作用,他用正气占据了白术陈皮调散开来驱逐邪气留下来的位置,需要茯苓来占位。这药不黏,用山药就粘了,正是茯苓它不燥不润不黏,平和之气的特点,才把这位置占住,同时有利水作用,方便邪气走掉。但茯苓有掺伪如淀粉现象,要留意—下,茯苓可以常服,如茯苓饼,茯苓正气化邪气,填补化邪气,使之归正。
只把茯苓当成健脾渗湿来认识茯苓,不能真正理解茯苓这味药,其价值在于体现在本身中和正气和有它轻微走水分的功效上,秉正气。
千万不要小瞧看似功能不显著的药,实际挑大梁的都是这些药。白术,陈皮,茯苓有不可替代性。
十二月十六日
第四十四课 川楝子
《神农本草经》下品:楝实,味苦,寒。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生山谷。
川楝子小苦有小毒,有的说酸,我这里的川楝子没有酸味。建议大家川楝子不要多用,它不是一味常用药。用川楝子解肝郁不如延胡索,延胡索解肝郁不如桂枝白芍或者当归白芍,这些药非常稳,慢慢把郁气解了,再加上香附川芎丹皮陈皮。 <伤寒论》和宋朝之前的方药总结了很长时间了,对药总结的很清楚,哪些药正、哪些药邪、哪些暂用、哪些久用都有比较清晰地认识。后来都混了,什么药都用,慢慢的认不出来哪些是君子药哪些是小人药,建议大家按本草经的分类来做,通过上品中品下品先对药的君子小人有—个认识,这个非常重要,不然你觉得吴茱萸去沉寒,天天用吴茱萸,你也不想想吴茱萸味多么苦,多么伤正,直接是对病人不负责任。
如何判断是走气分还是走血分?
初期肝气郁滞顶着的,白术陈皮基础上加元胡就行,时间久了,都走血分了。比如肝硬化,脸上有斑,舌上有瘀斑,左下腹痛胀,后期出现水肿之类的,都到水分血分了,那不是单纯用气分的药元胡就能破解的,一定要用桃仁、丹皮、当归、白芍这样血分的药,慢慢推动,不着急用大劲,给点劲慢慢的耗,磨,同时加其它药调散。治疗慢性病必须慢,久病一定入血分。
燥的药走气分,不走血分;润的药走血分多些,还有根茎类药,阴分的药走血分水分的多;很直白的药,气浅的药走气分:颜色深的、味道浓的、质重的走阴分血分水分:大概这样分,时间久了,长期临床经验,慢慢地气分血分水分就分开了。
比如:元胡,燥苦,这药就不入血分:决明子就入气分不入血分,拿它泡茶喝治不了眼睛,如眼目昏花,治不了现代人的眼睛,既不滋养肝血,也不调达气机,所以说它对现代人的眼目昏花基本无作用。决明子明亮,你看它很光滑,很亮,最后起催化剂作用,气血充沛以后,还有一层气蒙在眼睛上,拿决明子让它明亮起来,它起这个作用。比如决明子散,决明子不是主药,其它药加决明子,导致眼睛更亮,起锦上添花的作用。
麻黄散肺;半夏散上焦中焦食道这一块,作用点不同。
凡是偏头痛+川芎。
浅层次一一血分,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走。
柴胡,白术,茯苓,陈皮,元胡皆是气分药,进不去,深入不进去。
血分破的药可以这样理解,并不是血分药。桃仁入血分后,能把癞瘕积聚在血分中溶解和推动开来,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其它药再跟上,把整个气机调开,那个块就像小沙丘一样(血瘀的)越来越小,慢慢地就疏通了。
升麻也是气分药,表浅,质不润,疏松。
桂枝这味药虽然稍微走血分,但基本还是在走气分,虽然它走经脉里面去,桂枝这味药不治肝郁,它气表浅,尝一下,很辣,不油润,走的不是很浅,但通经脉也是通的经脉中的表气,表层,象上层。有个问题,表和里并不是指的体表和内里,比如肠道也有表里,层次表里和身体表里两码事。
天麻入的深,质重,断面明亮,象玉一样,有其特殊作用。荆芥也不入血分,炒炭后稍微有点;薄荷,白芷都是气分药。
十二月十五日
第四十三课 木香
《神农本草经》上品:木香,味辛,温。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生山谷。分青木香和广木香,木香结实、香气十足是好木香,如果香气不足或有其它怪味就不是好木香。木香散也,因为它并没有结在一起而疏散,质结实气就结实,香气四溢的木香有很好的理气散气作用,香附是包在里面,—个小籽一个小籽,比木香要结实的更多,结的更紧密,香窜味比木香还大,这就是香附和木香本质的区别,所以香附能散一些郁结很深很结实的郁结之气,木香散不到,木香是通达全身的,香附是入里入血分,香附是血中气药治血瘀,它若配活血化瘀的药,去血分的瘀滞效果很好,比较木香和香附的香味,一个走窜—个芳香这就是明显的区别,作用在气机上也是这样。
香附
辛香透达劲非常大,越嚼味越重。而且质坚硬,它是根茎,咬时非常不好咬,非常硬,硬代表气硬,不是软塌塌的,气硬而辛香透达,记住这句话就可以了,所以能解郁开气。如果没有很香或不强烈,那香附是假的或质量有问题。味特别大而且有凉性,它不是热的。
人有口苦抑郁之事气结在胸中不散,那么你用香附散开,好多气在那儿,结在那不是散能散开的,香附质硬能破结,破结解郁散气。但香附不耗气,因气不雄壮,不像川芎羌活气雄壮,一闻非常雄烈。香附气都藏在里面,越嚼味越重,所以香附入的很深.都收在里面,不是上来就能尝到的,质坚硬味辛散辛凉能解郁,但不解表,因为不往表走又是块茎,气藏得又深,所以不解表。
肝气郁结的人尤其心情郁闷结在那里,用香附透气开郁,现在用香附的人不多,有人说用辛散药解郁越解越郁,耗散气血,但是香附不耗散气血,适当用一下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人压力都大,缓解一下要用香附,但是必须配其它药。如果香附没砸开,煮了白煮,不可能煮透,一定砸碎。香附白芍的配伍及开方原则
香附应配伍白芍,是男女搭配,香附辛散要配伍酸收的药,这是组方的重要原则,有人说一开一收就像迈步,往前一步,往后一步,两个加起来,就原地不动了,那为什么还要用酸收呢?所以好多人开方治风湿全是祛风湿药,威灵仙、秦艽、独活、羌活、鸡血藤、桑枝、桑寄生、红花,这些药全堆上去,这不对,这个比喻往前一步往后一步还在原地,但这个原地是有区别的。
这就引出了开方的基本原则:
第一、一个助体一个助用。香附用上是散,你要散中有收,收中有散,肯定得有别的药辅助一下,也不是各行其道,而是相互作用,不可能煮出一盆药,其它的药各走各的,像—盘散沙。这样的理论可能迷惑一些人,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行军打仗一个队伍往前走,难道他们各行其事、各做各的?肯定是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当中,一定范围内各行其事。一个乐团不是吹笛子的吹笛子,弹吉他的弹吉他,谁也不管谁。桂枝汤下肚,谁也不知道去了哪儿,各走各的,谁也不理谁了,那你熬药还有什么意义?
熬药就是一团浑合的气,这团浑合的气到了身体里去影响整个周身:一味药是一团气,诸药熬了也是一团气,这团气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身体各处发挥作用,气散中有收,收中有散,是五味和合的气团在身体各处发挥作用,不是各走各的。药理方理下肚之后怎么走,大家要清楚。配成缓和之剂,什么都有,是—个综合性的药,既有它的特点,下肚之后该治什么病治什么病,缺粮补粮,郁了解郁,用收的拉一下别太猛了,配—个和谐的有个性的一团气,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相互配合,这是最重要的。
具体怎么做呢?香附随时跟着白芍,香附的辛散不至于过于猛烈,如果酸味太多,抑制了香附的辛散也不好,所以两药配伍要合适,白芍一定要拉住香附,所以要致中和,不要让香附走的太烈,你酸收一下,白芍除了酸收的作用,熬出来之后,酸甘阴气很足,白芍有柔弱的阴气,不仅是酸的表现,乌梅也酸,但是乌梅没有柔弱的阴气。
大家可以经常喝白芍,这团柔弱的阴气会很好的补肝体,是白芍柔弱的阴气补肝体,不是酸补肝体,酸味可检验出它有柔弱的阴气。白芍的阴气不腻不滋不烈,非常柔软和缓,正好符合肝的特点,只有在柔弱中才有生机,而不是刚强中才有生机,老子不是讲了吗?柔弱胜刚强,其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小孩肢体柔弱才能慢慢生长,气血调达肝也是这样,所以用的不是酸,五味子也酸不补肝,木瓜也酸,它补肝体也不好,唯独白芍最好。白芍这味药非常非常好,肝硬化肝癌伤了肝体都要用白芍补,凡治肝病和生机之病,白芍或多或少都要加一些,没有比白芍更合适的了。所以用白芍补肝体香附开肝用,这是直接从体用上讲的,像一个人很困乏,吃的也没了,精神也疲乏,靠香附提神,靠白芍补其资粮,这是开方用药
第二、五味本身,用上的收发来考虑,好方子收中有放,放中有收,致中和,但看治什么病,如果以发散为主要发大于收,如果以收为主收大于发。像做一个火车活塞运动,一来一回往前走,收了发,发了收,相互商量着这事就做了,不能一个劲往前,也不能一个劲往后,不能光有用没体,也不能光有体没用,阴阳之意,和合之美,这是开方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什么事情都是在往返中产生,走路也是,右脚后左脚,左脚后右脚,不可能左脚一直迈也不可能右脚一直迈,所以收中有发、发中有收、收中带发、发中带收,收而发、发而收,这是开方用药的基本原则。
第三、方子中要有甘剂。白芍收香附发,中间要有和合的药,大家学过本草,中药中甘草调和诸味,但甘草怎么调和诸味,也并非仅指甘草调和诸味,所以甘味缓和之剂都可以调和诸味,加甘草、麦冬、黄精、玉竹、山药、大枣、熟地都可以,甘药都可以加,所以吃到嘴里药都是甜中带辛,
甜中带酸,这药就足了。甘味药既回护了辛辣的烈味,又回护了酸收的劲,强劲的酸收劲都中和了,所以这个方子就是一个不伤正又有自己个性的能治病的四方都照顾全了的方子,一边辛甘化阳起散的作用,一边酸甘化阴起收和滋润的作用,大家以后开方原则就定了,甘中带四味。
十二月十二日
第四十课 白术
《神农本草经》上品: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化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
炮制炒一般是土炒和麸炒。
白术爽朗,刚直之气,切成片掰不动,所以叫刚直之气。
白术怎么分好坏?品相好,挥发油多,香,质重沉,片硬的好,太脆质轻的不好。
白术含有挥发油,炒是去除挥发油,缓和燥性,再就是借土气入脾,增强健脾的作用,现在白术很少有炒熟的,炒过之后是土黄色,现在一般都是用生白术。
气香、微苦、气疏坚硬是白术最重要的特点,而且苦不是大苦,香不是大香,坚硬气疏说明白术气不懦,但也不猛,下去之后这股气是撑着下去,爽朗疏通,又有挥发油,能起到很好的调化中焦瘀滞的作用,所以白术煎服会放屁,肠蠕动加强。所以四君子里有白术,这味药不伤正,不热不寒,不动不静,不会大动,也不会特别安静,中正刚直,性情不软弱又不猛烈,这是给白术这个药的评价,所以白术很好。炒香之后,它的健脾运化更加和缓,现在很多人炒白术都是闷一下,上黄色,其实白术应该是炒熟炒透,像酥花生仁一样,要里外极熟,这才是好的炒白术,现在大部分药店白术都没炒熟,所以用炒白术不如用生白术。
白术利在中焦,本身味淡,感觉白术这味药质量有问题,有时候不好喝、劲忽大忽小。白术吃多了可以让人明显放屁多,证明它有一定的运化作用。白术茯苓相须相使,白术散气,茯苓渗湿,能更好的运化中焦气机,便秘可以用,白术茯苓调节中焦必备之药,虽然味淡劲小但是可以长久做功,对人有益无害。白术可以20-30g起,茯苓40-50g都以,现在茯苓质量很差,一般都是栽培的,野生茯苓难遇,渗湿的劲不大,20-30g基本没效,要砸开泡透,不然切块大小都是问题。
白术,大米,半个猪肚,能养脾胃吗?这个方子不错,大米猪肚补,白术调,如果有肝郁加点陈皮。
生萝卜有疏朗刚直之气这个对,生萝卜很好,多吃顺气,跟白术相似,芹菜也有疏朗之气。
这几味药的共同点就是不粘,没有粘性,不像熟地,枸杞,黄精,山药,与这些药大相径庭,它们都没有滋润粘腻作用,不会像烤红薯一样,这点是共同的,气比较舒畅。
十二月八日
第三十六课 肉苁蓉
《神农本草经》上品:肉苁蓉,味甘,微温。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塞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久服轻身。生山谷。
又名叫大芸,大片状,微甜,整株干品,只是微甜,淡淡的才有补益作用,凡是片状咸的,不堪用,好东西都浪费了。
二者区别:一个燥,条状:一个润,片状。其补阳兴阳很大一方面偏于阳痿功能强阳这方面,枸杞作用比它们深一些,肉苁蓉浅一些,它们很像黄芪和党参。
有空可适量或加量的服点巴戟天、肉苁蓉,单独服,看有什么。
它们一个润(肉),一个燥(巴):一个气聚(巴),一个气散(肉,片状,鳞叶):一个劲急(大)(巴),一个劲缓。这两种药往往相须旧使一起来用,向兄弟俩,各有特点特色,象黄芪党参一样。你看古书方,补益药中往往要加巴戟天肉苁蓉,补肾的方子兴阳强阳壮阳,但是后面一定会配熟地,要有根,熟地当归白芍一定要配,他是兴阳的外出。雄蚕蛾,海狗肾这些药不好,它们是搅动肾气外出,把肾气猛烈的调出来。传统上的巴戟天肉苁蓉它是浮在表的,后面必须有熟地、当归、白芍在里面支撑之类的药。
何首乌, 菟丝子滋肾效果很差,不甜不润,补益作用很差。
十二月七日
第三十五课 巴戟天
《神农本草经》上品:巴戟天,味辛,微温。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生山谷。
味微甜,无枸杞润,有点燥,如果很甜,明显,是甘草水炙的,咸,是盐炒的,补肾不要用盐,成有凝涩作用,对生机不利,所以巴戟天,肉苁蓉一定要用淡的。
巴戟天是好药,补阳药选了巴戟天而没用淫羊藿,就因为巴戟天一尝味道非常不错。古代很多方子把巴戟天列为补阳药首选,大家可以看看千金方。这个药是甜的,如果这个药尝出咸味就不对了。很多把补肾药都搞咸了不对,咸则凝涩,补阳药必须甘温以补之,气相和就会补到那里去了,要咸了往肾上通非常滑稽可笑,所以大家选药尽量不要炮制,锁阳、肉苁蓉、补骨脂都制成了是大错特错,甘温以补,不是咸以补之,咸只能使气机凝涩,对补肾没有好效果。气贵流通,气贵中正平和,气贵甘温,以为咸补肾、苦补心、所有药炒焦了、酸入肝、所有药都制成酸的,这都不对。
巴戟天劲不小,大量用有明显的兴阳作用。
十二月六日
第三十三课 枸杞
《神农本草经》上品:枸杞,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耐老。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辅。生平泽。
圆粒,饱满,味道非常甘甜,不酸,有枸杞的特异香味,才能算是好枸杞,只是甜也不行,必须有枸杞的香。宁夏枸杞并非是好枸杞,酸的不好。
枸杞子补肾偏阳,从颜色上可以看出来,阳虚的患者可以用,阴虚不要用,枸杞子吃多了能流鼻血,可见劲很大,有的说枸杞子是仙药,枸杞子味道不错,是甜的,样子长得也好。
从那点可以推出他有滋补作用呢?关于它能补肾为什么?
它不是重浊药,没法推出补肾,只有是通过长期使用,还有一点。坎是种子,象菟丝子、桑葚子导出来种子补肾,但也有点牵强。可能是它自己的特异性,枸杞滋润而且补阳,即滋阴,这个滋的阴与熟地的阴不是一个阴,它有滋润之性,同时它能醒阳补阳,但是它温而不烈,很不错的药。你要想让它滋润肾阴不可能,那它补阳醒阳作用也没有巴戟天,肉苁蓉厉害。古书上说,六味地黄丸加枸杞,比单纯的六味丸还要好,枸杞这味药比较温和,并且偏于阳分,同时并有滋阴作用,比肉桂好多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五十一课 附子
《神农本草经》下品: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瘀,寒温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走,生山谷。
是毒药,不能当救命稻草。
尝生川乌0.5克浑身麻酥酥的像虫子爬那是真川乌,如果零点几克这反应,你再加上几倍的量之后,心脏就不舒服了,那么如果加到50克可能要了这个热人的命,所以说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说谁又吃了附子500克.没什么反应,那是因为没有遇到真正的附子,所以大家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定要实际了解一下。首先你买的药对不对,是不是真品,是不是次品劣品,第二服用方法对不对,你这样走下来才知道你吃的什么药,能有什么效果。
生川乌可按《伤寒论》上的炮制方法炮制,首先拿一个铁锅把生附子生川乌放进去,不要用草乌。加热炒像炒花生仁一样,酥到10分钟,你会听到里面有爆裂的声音,这就是炒熟了,啪啪啪附子都炸开了,你停火把附子拿出来,表皮刮一下,拿刀切片,如果好的生附子火炒一炒都软了,不硬了,所以拿刀能切,里面明黄色的、有肉质感,不放油,把脐就是长梗的地方挖下去,那地方发黑,不能食用。你可以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拿出一小块黄豆大的放在嘴里面去吃它,然后你体会身体的感觉,或者拿几块熬汤然后服用,这直接能体会到张仲景《伤寒论》上的附子是什么感觉。附子有长条形、大圆块,有瘪的,各样的附子都有,有粉面的拿石头—敲啪就开了,有敲不开的是亮面的,亮面的附子好,粉的不好。胃不好的吃附子会拉肚子,刺激性很大,把胃神经各方面都给麻住了,蠕动差,都拉出去了。有—种附子量还挺大很多,中间是白粉的,啪一凿就都碎成粉了,这种附子有效但是效果不好。
附子的配伍
附子尝尝不辣,但是刺激性很大,附子也是辛热走窜的药,有附子无干姜不热的说法,不好这样说。建议大家用附子一定要配上熟地当归白芍黄芪党参这类补气补血的药,附子通的时候后面要补进来,三分通七分补,也可以说三分通三分补四分调,这是开方基本原则,不要上来只用附子,后面没有后援,附子急先锋向前冲,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一些虚寒证的患者不要用附子,只要温通就可以了,通要用桂枝,温要用四君子四物汤。如果身体疲乏虚乏产生的畏寒畏冷,附子开通没有效果,还不如建中汤,黄芪五物之类的效果好。但有的虚寒是下焦虚寒,用建中黄芪汤效果也不理想,就要放熟地肉桂之类的益下之品,量不要多,慢慢加之,病非一日之作,也不是一日能去的。
所以大家不要迷信温热药,温热药辛散药温里药是你有一定的能量基础,你有一定的气血的前提下,它给你烧一把,常年的沉寒痼疾也不是靠温里药能一下子去除的,要暖风频吹,小雨频下,和风细雨慢慢的病就化了,不要急,不要狂风暴雨,不要烈日干晒。有的人说有湿霾之气大太阳晒几天就好了,这个话不这样说,人有生机则活,无生机则死,太阳暴晒几天大地马上干裂,转到了另一面,湿霾还没去,屋子中藏污纳垢之所很多,外面太阳一晒,藏污纳垢之所不能及时晒除,而外面的大地已经干裂。
所以治病在缓不在急,在于生机不在死机,积贮难返,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能奏效的。有的破国亡家之后,从治到乱再到治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个王朝结束另一个王朝马上建立,中间都要经过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看病要像钓鱼一样要有耐心,训练烈马天天调,修身养性也是天天调,跟你本性作斗争去参破,不是—天两天能建功的,日积月累。现在很多慢性并不是三付药五付药能治的,长年累月的,不仅是通过药单独能奏效的,方方面面的生活起居观念心态都要发生改变,而且你跟病人气场要和,这样病才能慢慢治愈,不然这个病治不好,你即便知道病机在哪儿,他不听你的,不相信,乱吃其它的药,或者干脆不投缘没法治。
关于附子,曾多次强调和忠告过要少用,慎用。大家知道,”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在一堆养正的药中加一点附子,有温通经脉的效果,很好。但以它为主,这个就像狂轰乱炸一样,不可能炸出一条通衢大道来,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吗,指的就是这个东西。还有津液匮乏的人,气血虚弱的人,你用附子的话带不起气血来,如果带不了气血反而起副作用,使人更加没有力气,身麻,恶心呕吐,这些症状都会出来,这些东西都是实践的结果,大家不要逞一时之快。
用附子的原则
当医生要这么用附子,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不管大家有没有临床或给谁治病,几个原则要掌握。
1、试探性。不要上来下猛方,可能这个方子吃—剂—天就好,但是—但吃错了后果很严重,不如先半付,然后再一副,这个非常严肃的告诉大家,你不要觉得—个方子得心应手了,来个病人就投,老师强调过,你治好了100个,—但治坏1个,后果没法收拾.
2、有缘则治,不要强治。
3、在气学的基础上治疗不会出大事,毒药不要开,不要违反药典,附子半夏细辛都要小心.一旦出事,无话可说.不建立非常信任的关系的人,—般不要开.
绝对不能大意.看病人命关天.因为药既能治病也能害人,鲁莽行事后果不堪设想.细辛3g起什么作用,所以基本不用。
关于附子通阳,有很多经脉闭阻不是—个附子能解决的,上面50味药很多都能通经脉,怎们就单单用附子呢,要见机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