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今天既不是鸡汤也算不上干货,跟知冷知热的读者朋友们聊会天,顺便分享下脑子里的一点想法,如果耐心读完的话,相信会为你带来一点点收获。
前几天因为自己有本书刚上市,为了配合宣传接受了个采访。
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类似于“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童年,您的童年如何如何……”
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声明了一下我并不觉得我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呼,起码十年都之内都不配,然后乖乖把问题回答完。
接下来就会谈一些关于作品啊、文学啊之类的话题,对方也是有礼貌,每提及我的书都会称“大作”,说到我写稿时也会客气地说“在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我比较死板,不太敢说“我这本书怎样怎样”,整个谈话中也只把自己写稿称为“写东西”,都不敢说写文章。
朋友知道了这些内容后劝我:你太谨慎了,不用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嘛,采访这东西,你一说别人一听,也就过去了,谁也不能挨个字儿的挑你毛病,谦虚给谁看啊。
再说,甭说你了,现在有多少人出了本书就号称为青年作家到处当爷的,人家也没怎么样,反倒扩大了影响力;
再再说,你这么贬损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你让你读者怎么办?读者有喜欢你的,那人家还买不买你书了?不买,心里过意不去,买了吧,你还说自己写的不好,搞得像人家品位低一样;你又让出版商如何自处?人家也是要吃饭的,销量受损大伙都吃亏,你要是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好,可以略微谦虚一下,说声再努力,这样大家面上都过得去,而且别人也抓不着你啥把柄,用不着那么较真儿。
朋友说的有道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场面上的事也确实该这么应付,这样每个人都能从母鸡那里掏到自己想要的蛋。
只是,我这么说这么做,考虑的不是“我跟谁,我和谁,我以及谁谁谁”的问题,我说这些,主要都是说给自己听。我这么个岁数,正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年纪,周围好的声音高起来,自己再没个数,不往回拉一拉,很容易尾巴翘起来找不着北,调起高了以后拔不上去。
其实谦虚在我这基本是不存在的,切近的身边人都知道,其实我挺狂的,只是我这个狂并不来自于我觉得自己多牛逼,多不凡,别人都屁都不是,它仅仅是因为,我真心发现那些好的东西有多好,那些大的东西有多无穷,一辈子都追不完,也就很自然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再看到一些人拿着鸡毛当令箭,自觉不错,就有点辣眼睛。
这就像你手里掐着一块馒头,走进一间屋子,发现桌子上有块布,你力气还不够大,只能掀开那么一个角,这一看:嚯,好家伙,敢情这下面是满汉全席啊。然后你走出那个屋子,发现一个人手里攥着个肉包子就乐疯了,四处吹牛逼,戒酒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别人喝多时候的熊样,自己也就不敢再如何如何。
你说这是以五十步笑百步也好,是居安思危也罢,但确实是真心话,浩瀚的星空让我既敬畏又心里有了底,我就是在这么个自卑与自负的中间地带来回浪。
2.
前两天跟一好哥们聊天,他说“你小子现在行了,书也出了,拿着这资历也够找个不错的饭碗,咱俩都混个十来年,然后你抱着孩子去我家客厅找我吹牛逼,你还比我多一样吹的。”
我也跟他闲扯,半开玩笑地说:你能想象到,等我四十来岁,往你家沙发上一坐,撅着啤酒肚,秃着顶,然后开口一声“想老子年轻的时候,写过《要想床上功夫好,你要做到这几条》《臭婊子,我为什么要和你老公啪啪啪》《致我们呼啸而过的红蓝知己》”的傻逼样子吗?我一想起这个我后脊骨都发凉,所以说差远了,还得磨。
有读者建议我:大爷,不行的话咱就委屈一下,除了写正常的东西,隔三差五的弄一些标题党,网上来回聚焦的关键词就那么几个,你模仿一下,搞几篇10万以上的爆款文,我们能理解,绝对不取关。
说实话,这事儿我干过,那些刺激各种人体机能和情绪的文章我也写过,各种一时的情绪我也呼应过,但这种文字我真是写了几篇自己就弄不下去了,差点没写吐。有一篇文章阅读量五十多万,但我自己都不爱看第二遍,前几天的一篇文章,阅读量不到五百,可我看了三遍都没看够。
不入一行不知道一行的水深水浅,粉丝数,阅读量这类东西,基本可以说是个纯粹的技术活。昨天刚贴出来一个合作的联系方式,立马跑过来一个专门做运营的专业人士,给他点钱,可以帮我把一些数据刷到多少多少,然后就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我很火,就会有从众心理进而关注,良性循环,马太效应,全程引流不超过一周。我自己也加过几个群,里面相互推相互运作吸粉,还有的是你给某平台写点他们需要的文章,他们可以用一次给你涨多少多少活跃用户,还不是僵尸的。说实话我挺心疼我饭钱的。
我不那么做,但我并不觉得那么做的人有多不堪,大伙不是一条道,很多人拿这个当生意做,不这么干不来钱,可以理解。我只是幸运一点,出版机构总找我,给我提供着稳定的变现渠道,隔三差五我再接点儿写书评影评软文什么的约稿的私活,也就能心里有底,扎扎实实地去养我的文笔,有时间去积累,提升硬功夫。
这几年来我发现,干什么事儿都不能急,而且有的东西你得坚持,都不用对手如何如何,你自己坚持住,对方肯定比你先放下枪。
当初觉得自己肚子里墨水积累的不够,很多事儿也没琢磨明白,就想再读读书充充电,家人中就有不小的反对声音。我理解他们,也是为了我好,按他们的话讲:孩子啊,你现在不低头不下跪那是你还没挣钱,等你挣钱了你自己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我明白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但比这更有意思的是:如今我挣钱了,拿着钱回家,我还是没低头没下跪。有句话讲是: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成功,而要想想怎么去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我不敢说我现在就多成功,无论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是自己心中定义的成功,我都还在路上,但我心里有个谱。
前两天也是一位刚上路的朋友找到我,问我写东西这事儿的一些入门的问题,说想知道怎么能做成。
我是这么说:这事儿你自己得先弄明白一点,那就是你想做哪样。两样,平台型的还是内容型的,这两样选哪个都可以理解,只是你但凡选了一样你就别纠结。你要做平台型的,杀下心,放下驾子,甭管别人的看法,呼应热点追受众心理跑,各种技术操作手段无所不用,不达目的不罢休,把平台养成热门,圈钱,就这么简单,但同时也要做好等这股风气一过,你掉下来的心理准备。
你如果要做内容型的,给自己先找份收入不高但很稳定,空余时间也具备的主业工作,最好跟写作没啥关系的,然后你把写作当兼职,一点点做功夫,这样你不会为钱犯难,就有那个时间去厚积薄发。
最怕的是什么?最怕你脑子里不想清楚,来回纠结,一会觉得这个好,一会觉得那个好,用不了几天你自己就崩溃就放弃了,因为哪个你都没捞着。
先专门走一条路,坚持下去,而且到了那个点的时候你会神奇的发现,其实两条路是互通的。
3.
但没到那个点的时候,你就千万别着急,越急越出毛病。我就发现现在很多人都特爱着急,什么事上手个把月没啥效果,就觉得自己选错了,都不用别人挖苦两声,自己找个台阶就滚下去了。
我在这不给你熬鸡汤打鸡血,咱就从最实在最理性的角度分析:其实咱们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不是么,这个世界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孙子,天资爆表,智商压制财商压制,各种压制,分到第一杯羹,吃到了大块的蛋糕,垄断着优质资源。剩下的咱们,不客气地说,每个人的天花板其实早就在那放着了,有时候一是你看不到二是你不想看到。
这么说可不是为了让你自暴自弃,反倒是要告诉你:着急没用,一夜暴富这种事儿跟咱们普通人关系不大,如果非要量化来形容的话,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勤恳做事一直坚持,他的成功时间基本在35到40岁之间,如今恰逢网络时代机遇好,这个时间可能会提前一点儿,昙花一现的不能算在内。
最后有人又说了:靠,好丧气啊,我得等到快进中年了才会很牛逼闪闪,我努力那么久就只能换来跟某些孙子做一块喝杯咖啡,我的终点可能都不敌人家的起跑线,想想都没劲儿了。
第一,是的。我们大多数人,有好多基本是一辈子都没法成功的,外在条件在那摆着。这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没看到我在站着说话前弯腰插秧时候的样子。
第二,不是的,其实我们都能成功。矛盾吗?不矛盾。两个“成功”,所指和面向不一样。
牛逼闪闪和牛逼闪闪也不一样,它们发出的是不同颜色的光。
我说三个中老年人给你听听:
一个是我的一位远房亲戚,本身家世好,有钱,自己也开了个公司,大忙人,钞票美女大大滴,有时候也是忙得顾头不顾腚,生活上其他方面的事有点烂糟糟。
一个是我妈,吃大苦出大力,结婚之后围着桌台转,顾不上什么品味啊内涵啊思考啊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情绪都被捆绑在家庭和男人上,患病卧床期间百感交集,也仅仅能把念头寄托在耶稣佛祖上。
最后一个是教过我的一位老师,出身一般,年轻时什么工作都干过,后来通过成人高考念了大学,读了研,毕业之后都三十多了,有去干了十来年媒体,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后来回校当教授,收入不是特高,但也足以中产水平。爱书如命,自己也偶尔写写,把家中藏书卖掉的话够养我好几年了。身材保持的很好,五十多了可以连做三百俯卧撑,衬衫和休闲裤总是熨烫得平整,一个用了多年的手提皮包被打理的亮瞎狗眼,去学校的广场跑步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挽着太太散步,他口中的“爱人”也是一位气质不凡,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的儒雅女人。而这些生命的馈赠,点滴积累在前半段,大多都是开花结果在旅途的中后半程。
这三种中老年的状态,我不予评价,也不是说由职业选择引起,这只是一种心态和生活状态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目光长远点儿,甭着急,放轻松。
所以当很多年轻人问我如何是好,何处安放的问题时,我不敢轻言好坏,只是问一下:你是急着让后半段变成前半段的单调循环,还是想收获一个包含着20岁、30岁、40岁、80岁的饱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