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这这方面的文章,可能是最近看了武志红的《巨婴国》的缘故吧。(这本书莫名其妙被下架,我也奇了怪。)书中有提到一个观点,大概是在中国人普遍的意识里,亲子关系是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家里中的夫妻关系普遍都不怎么样。这样的现象不可否认存在在中国很多的家庭里面,包括我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家一样,父母亲过度的干预,大多时候都是透不过气的,甚至有“杀父”的想法。
昨晚,在微博看到了一样一则新闻:
这样的新闻似乎大家的矛头会指向孩子的任性,但是大家有没有认真去阅读这篇新闻,“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对儿子十分严厉”这样的字眼一瞬间就进入我眼帘。在几千条评论中看到的更多的是遭遇相似的“孩子们”。
@少女A******:我表姐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回家路上因为钱包掉水里了,怕挨骂去捡,溺水身亡。当然涨着大洪水,那里有两层楼高。她回家要过河,同行的还有几个小伙伴。不能全说是谁的责任吧,现在想到还会很心痛。她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
@薰子*******:说的很对,回去了2000没了家里人不知道要怎么责备他,加上这在2004年是一笔不小的钱,当然不敢回去了。小时候家里摆了个大白菜摆饰,不小心弄掉了赶紧去接,砸到头上流血了,赶紧拿毛巾掩饰住额头就怕被发现,幸亏白菜没事。一直忍着没敢说自己的伤疤的事
@Sunny***:上学的时候,我在班里也算中上的家庭条件,可是被其他同学偷了一只铅笔,吓到不敢回家。这跟家里有钱没钱没关系,就是教育,丢一只铅笔会被责骂连东西都看不住,会被说到这辈子也就没出息了,很小很小的事情就会上升到对整个人的责骂。
@爱喝饮料***:就是家里面的问题,对人太严厉,好像做失败一件事情就对不起全世界一样
@谢********::我也是,以前妈妈管的很严,导致我现在胆小懦弱,恐惧社交
..............................
在这些评论里,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教育的悲哀。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面,父母的关系并不和谐,所以他们会将所有的关注点都转移在孩子的身上,不允许孩子有丁点的错误,这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日常的“叮嘱”,
“你敢这样,我打死你”
“不读书就跟那些捡垃圾的有什么区别”
“爸爸妈妈的钱来之不易啊,你知道吗”........
事后的责骂:
“不要和男孩子靠的太近,会影响你学习的”,
“你看,现在要赔给人家多少钱”
“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考这么差,干脆别读书了”.......
这样言语对于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一旦父母的语气过重,孩子因为自身见识的问题就会无限去放大这些事情的后果,比如丢钱(尽管数目在父母可以承受的范围),孩子会认为像丢了命一样,非常恐惧。
小时候,父亲非常严厉,生怕我跟不上别人,所以拼命让我学一些不爱的东西,记得那个时候我很抗拒学习游泳,父亲就是一顿顿的暴打,我除了哭还能怎么办呢。母亲也不例外,总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拼命的责怪,小到水龙头没有拧紧或者打碎了碗。没有能力没有金钱的养活自己,只好一次次的默默忍受,小心翼翼,不敢有一丁点的错。在以后的成长中,对于所有的要求只能说“嗯”,不敢有一句怨言或或者想法。
这样的关系不仅仅是存在亲子之间,因为在性格塑造的阶段,我们已经“养成”了“听话”的习惯,习惯性的去遵从,即便有想法也会自我的否认,认为别人的都对。有到现在26岁在工作,老板一旦给我一些不合理的任务的时候,我就是去承受,或者被认可被提升的时候,那个否定的自我就会跑出来,告诉自己那样做不到的,或者很恐怕自己做的不对。
性格到成人的时候是很难被改造的了,所以现在并不是奢望自我能有多大的改变。更多的是,能够有意识的去强大自己和证明自己就够了。
在家庭里面,孩子的能力是最小的,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成熟。而父母在他们看来是外界最强的能量,所以父母不要因为自己比孩子有见识,而有意无意的去放大那些后果。“听话”的孩子,是软弱的,对很多事情都是恐惧的,不敢于去证明,因为在他们看来,出错的可能性很大后果也很可怕。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父母也是从孩子来的,理解和引导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