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毫不夸张的说,研究生阶段我们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人格品质直接影响我们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状态甚至以后的人生轨迹。这几天2020年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正是联系导师的黄金时间。那么如何能让心仪的导师在众多联系者中一眼青睐我们呢?接下来是我自身的一些经历,希望能给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借鉴之处。
本人初试成绩在报考学校的专业里排名应该算是中上等,但是就读于二本院校,对于复试985院校根本没有任何优势。我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官网浏览那些导师信息时,对于一些大牛导师们根本就不敢奢望。
在一筹莫展之时,报考院校时联系的一个学姐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我报考的那个专业今年刚引进一位海归老师,很年轻,问我要不要试试联系他。
我马上在网上搜索了这位老师的介绍,看完后相当震撼,年纪轻轻但是成果很扎实,而且研究的方向在这个传统的专业里算是很新的。更重要的是,年纪相差不大交流起来应该也轻松。
于是下定决心准备给这位老师发邮件。内容大概就是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表达对老师研究方向的兴趣。检查完就在准备发送时,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既然老师是刚从国外回来的,我为啥不直接发一封英文邮件?于是趁着热乎劲把邮件改成了英文版,反复检查后发给了老师。
事实证明这封英文邮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在课题组一次聚餐上,导师还特意提起我这封英文邮件,说当时令他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记住我了。再后来经过几次邮件往来后对我的学习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再加上我最终成绩达到了专业分数线,我成功地进入导师的课题组开始了非常充实的研究生生活了。
所以对于分数达标后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个人建议要注意的几点:
1.充分发挥校友的力量。我们对于报考院校的教师情况仅仅停留在官网上介绍的基本情况,如果很幸运的有认识的已经在读的校友,往往能获得非常有用的信息。
2. 最好不要广撒网。可能很多人会选择同时给几个老师联系,但是毕竟同一个学校的老师相互之间很可能认识,没准聊天时就能知道谁谁同时联系了好几个老师。这会让老师觉得自己非常不被尊重,所以广撒网是联系导师的一个大忌。最好是充分考虑后选择一位老师联系,老师拒绝了或者很久没有回复,再考虑联系下一位感兴趣的老师。
3. 第一次联系导师最好选择发邮件的方式。发邮件是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不会过于侵犯老师的时间和隐私。不太推荐一开始就直接打电话给老师,因为有可能老师在忙,而且彼此完全不了解,这时候打电话过去比较唐突。
4. 对你的邮件用点“心”。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邮件一定要有针对性,让导师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用心,建议不要直接套用网上的固定模板。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自己的邮件增添亮点,可以是像我这种选择英文邮件的形式,当然也可以结合老师的某方面的特质或自身的突出之处进行添加。最好第一封邮件就让老师记住你,并且愿意与你交流,这样成功的几率当然也会大很多。
最后,如果大家更够顺利地提前和心仪的导师联系好当然是最好不过啦,但也不要因为导师的回复而过于兴奋或者导师的拒绝而过于难过,因为如果没有认真复习好专业知识而在复试的时候翻车,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