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上周五的计划是请假参加朋友的订婚宴,谁知因为一场签约仪式作罢,周末的计划也突然改成了去另一个朋友老家,她的家离市区就一个小时的车程,很方便,也正是因为她一句“你都多少年没去过我家了?”我翘掉了公司的尾牙排练,下了班就和她碰面准备回去。搭着她大伯的车回家,冬天天黑的很快,高速路边没什么建筑物,连星星都能看的很亮,到她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一回家就能看见她爸妈在门口迎我们,因为我“不擅长说方言”这个辨识度挺高,她妈妈对我还有印象,朋友也开朗的对我说:“你不用强迫自己说闽南语,我妈听得懂普通话”,把我和她妈妈给逗的,也让我可以放心的交流了,一阵寒暄过后,朋友爸妈立马张罗着让我们吃晚饭,一边让我们喝汤,一边数落她女儿:“这么冷的天,怎么只穿这么薄的袜裤······”餐桌上,我和朋友吃着饭,她的妈妈坐在我们身边聊着,吃完后上了二楼,她的小侄子探出头来,除了个子长了,长相基本没变,我一眼还是认出来了,两天里,这个小孩老往我们房间跑,问我一堆问题、告诉我他的“小秘密”、陪他玩拼图、和他看动画片,像这种在平日里小孩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讲不听的经历确实少有,感觉真奇妙·······
周日,她们家突然来了个邻居,坐在另一房间朋友的父母:“你女儿最近有考什么吗?”碰巧我和朋友在厨房吃饭时,我问她:“你们家来客人了?”她回答道:“听他口气就知道是来我们家炫耀她女儿的”,果然,不一会儿,她妈妈进来说邻居的女儿考上了公务员,工资多少、待遇如何,她妈妈便问女儿:“你有公积金吗?”朋友一脸淡定的说:“有啊”她妈妈突然很可爱的来了一句“那我也要出去跟他炫耀一下”,把我和朋友还有她两个小侄子逗得笑得不行;周末里,朋友妈妈担心女儿上火,在家一个劲的煮梨汤,出门还一个劲地嘱咐····
印象里,她们家平常日子里就很热闹,就是很日常的生活:一家老小都聚在一起、起床可以在十点之后、饭点一到楼下妈妈就开始叫吃饭、邻居来做客很平常,但这样的人气在我们家有且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从四年级起,我们一家五口就没有真正意义的一年到头一起生活过,不是转学就是工作,真的只有过年或难得的长假才能团聚,朋友说她们家的过年就是休息,而我们家甚至我周围的家族亲戚的过年倒很相反,不能表现的太懒散:七八点就开始催着早起、人齐饭就要在餐桌上吃、必要时全家出动给父亲这边或母亲那边的老辈拜年、跟童养媳似的每天洗一大堆碗碟·······串门亲戚的交谈之中也几乎很少能听到上班、公务员之类的话题,大多都是生意经,看过大多人的日常生活后,总觉得自己家很不正常,但习惯之后也理解了自己家庭的生活模式,毕竟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过年很累,但平时回到小县城,就只需要和爷爷奶奶吃吃饭、去看看自己的外公,剩下大把的时间在空荡荡的家里独处,不用家门常开,也不用招待邻里邻居,也没什么人会管你去哪,算比较自在。平日里去朋友家看见一家和乐融融,羡慕是必然的,但其实我的家庭生活方式并不差,它带给我最真切的好处就是相聚时我比她们更懂得什么叫珍惜,我喜欢看着妈妈同婶婶妯娌三人聚在一起喝酒、也爱呆厨房洗菜打杂看我爸妈一起做饭、很乐意帮我哥哥招呼他一帮老同学、还愿意带着妹妹和弟弟们逛无聊的县城、春节末尾给小堂弟当辅导老师教他做作业·····平凡日子的小幸福我想我比别人更清楚一些。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说到底还是一些生活相处模式的融合,世界上存在着千千万万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选择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也就没有相处模式相同的两家人,国庆回家,碰巧也算一起长大的一个亲戚女儿也从婆家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回来,一起出门去超市买东西时,一路上听见他数落婆家,说公公婆婆小叔子待她如何如何,听了半天,我算是搞清楚了,两夫妻感情本没什么问题,只是她和公公婆婆互相受不了彼此的生活方式,婆媳相处不好,和丈夫自然生出点间隙,结婚一年多矛盾就出来了·······做客时,踏进一个人的家里,我们仅仅是客人,理应尊重和理解别人的家庭生活方式;而准备在一个人的家庭展开生活时,对双方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家庭生活模式的即将生成,要相互理解也要相互退让,等新生的家庭模式过渡成为固定形式,那所谓的婆媳矛盾估计就不存在了。
放眼望去,我们自己的生活只是千万户人家中的其一,身边的亲戚、朋友的家庭模式各有不同,我们无权干涉,也点缀不了更多的璀璨,能做到理解每一种家庭生活模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