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老同学陈先生忽然发来微信:“江湖救急。”
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果然是一如既往。每年快到情人节的时候,陈先生都很抓狂,因为他的老婆是个节日狂。两人结婚已经四、五年了,老夫老妻早没了情人那份温存,可她还是乐此不疲地要过情人节。
陈先生的老婆平时是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软妹子,不矫情也不闹腾,陈先生有时任性,她也都能迁就,可一到情人节,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各种“作”,而且一言不合就要分手。他被折腾得没办法,只好向我们求助。
不少男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平时成熟理智的另一半,一到情人节就退化得厉害,这节到底有什么好?出门堵车,商场拥堵,连吃个饭都要等很久,何必呢?
要问为什么结婚之后女人还是执着地想过节,闺蜜一语中的:都是男人逼的。
热恋的时候,每天多远都坐地铁来找你,晚上抱着手机睡觉也舍不得说再见,走到哪里都给你带礼物。结婚之后,下楼拿快递都犯懒,发个微信,三个小时都没回音,让他带个化妆品都嫌麻烦。
还真是这样。
陈先生的生活就是一个字:忙。经常半夜两、三点回家,倒头就睡,夫妻俩说不上半句话。家里的灯泡憋了、电器坏了,都是她修。两个大家庭的事情全都指望不上陈先生。婆婆来北京看病,舅舅家的儿子来北京找工作,都是她款待。
这样的女人再不让过个节,不疯才怪。当了一年贤妻良母,当一天白雪公主过分么?
从一个女人对过节的态度里能看出她生活的样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生活里,越是善解人意、懂得体谅的女人对节日越渴望。那些一年和丈夫吃不上几顿饭的妻子总是无比期盼过节那一天,可以做一回任性的疯妹子。
想来,女人真正在意的哪是什么节日、礼物,而是期盼着有一天,你的世界里,她最重要。平时不在身边的人,终于有了召唤的借口。平时不能提出的要求,终于有了无法反驳的理由。
讲真,这样的女人命真不好。真正命好的人,每一个情人节都是多余的。
女友波波就是一个不喜欢过节的女孩。过去,闺蜜们都说有了男人也不忘友情,可以到情人节都扑向了男人的怀抱,波波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参加闺蜜聚会的已婚人士。
起初,我们还不习惯,每次她说情人节没安排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她失恋了,后来才知道过节对她来说根本没意义,因为她平时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
波波是个大大咧咧的东北姑娘,本科读历史,毕业之后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和同在体制内的老公在单位附近的一个老旧小区里租了一间60平米的一居室。
波波结婚的时候全家人都不同意,对她老公挑三拣四,她一句话没说,都扛了下来。
结了婚的姑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变了。波波也常说,可她老公是越变越体贴了。
结婚之后,他把游戏号卖了,每天晚上回家做饭,吃完饭陪着波波去公园散步。两个人每周末都要去超市采购,波波说在网上买就行了。他却说,一起逛逛感觉更好。
这几年,他们搬过几次家,波波说反正是租来的房子,随便打扫一下就好。他却说要住得舒服,然后自己一手操办装修、采购家具。
他们手头不宽裕,但每次出差,他都给她带点当地的小吃特产或者小首饰、小围巾,波波有满满一柜子的礼物。
这样的女人过节是挺没意思的。别人的惊喜,却是她最平凡的生活。这样还不叫命好,天理不容。
有一年情节人,我爸一早就嘱咐我妈:“今天过节,别收拾屋子了,好好休息一天。”
嫂子在一旁羡慕地说:“妈你真幸福,看爸多知道心疼你。”
我妈却不以为然,“我这是命不好。命好的女人,一辈子不用干活。”
我们都笑了,知道她没真生气,但也看得出来这些年她有不少委屈和无奈。
曾经听过一句话,情人节不是给有情人准备的,恰恰是给薄情人准备的。为了弥补,所以需要庆祝。
可是,讲真,婚姻靠一个情人节真的不够。
那本人人爱不释手的《小王子》里,小狐狸教导小王子如何驯养她的时候说:“你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该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不是和你一起过节,而是你每天都来。
Knowyourself里有一篇火爆的心理学文章,题目是《为什么你的爱情会输给日常琐碎?》。其中提到北卡罗莱纳大学的Barbara Fredrickson通过研究得出的一个关于爱的结论:持续不断的爱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瞬间一瞬间的爱。她把爱定义为一个个“发生积极共鸣的微小瞬间。”
爱不是激情爆发的某个瞬间,也不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它是一个一个平凡的片段。
幸福的人,从不需要节日,她们的每一天都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被呵护、被疼爱、被在意。她们也不需要奢华礼物装点某个特殊的日子,那些点点滴滴的温暖小事就是她们最深刻的记忆。
过节,不是女人给男人出的难题,而是希望和你长长久久的一种努力,无非是想制造一些浪漫的回忆,让自己记得你的好。有了这些美好的记忆,即使激情褪去,彼此也有耐心相守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