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每当写作文课,老师常说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多阅读经典,抄写好词好句。(就是现在的网络词—金句)丰富自己的遣词造句能力。
小学时我就有个本子,专门抄写金句,不过,那时的课外阅读书籍奇少,作文选和童话故事,就是我们最经典的课外书。
后来,我发现原来母亲父亲和大哥都有自己的藏书,虽然不太多,但我们也不得翻看。上学后,除了老师推荐读的《作文精选》和《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这样的课外书,母亲不允许我们读其他的课外书籍,怕分神影响学习。
那时在我的认知里,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的书籍,就是经典书。
直到考上学,接触到图书馆,有了更多的阅读机会,我才逐渐知道经典的含义,原来我曾偷偷读过几遍的《红楼梦》那样的书籍,才能算得上经典。
随着阅读视界的广阔,脑海里逐渐形成一个印象,就是凡是古典流传下来的广为流传的书,都是经典,经典与绘画、音乐艺术一样,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经典的好书籍。
而李炯炎的《学会阅读》,讲的一句话,又颠覆了我对经典的认知。他说,经典有一个标准: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时间流传的长度并不是唯一衡量经典与否的标准。
他说:“很多人认为那些流传时间长的书肯定就是经典,比如中国的《易经》《论语》,外国的《理想国》《斐德罗》等书。”
他对经典的定义看起来无懈可击,我比较认同。但是,他下面举证的书目立证,我有些不太认同。
他这里列举出《易经》《论语》,我理解的意思就是他否定这两本著作是经典。阅读这本书,前面感觉作者总结归纳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意义等,比较全面,有意义。而读到这段话我就不赞成他的这个否定观点和对经典的认知。
在我看来,《易经》和《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经典的经典。
《易经》是我国的“群经之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总源头。我们后面的所有文化思想都与易经的思想密不可分。虽然它看起来比较复杂,有些卦词不容易理解。但它关于人与社会宇宙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哲理思辨和具有实用性的,并且它的思想精神指引的实用性,放在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下都适宜和具有可实践性。
譬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句子,说的是天和地的自然运行法则规律和其内在蕴含的美德,君子当以天地之品行美德去修习、践行自己的人生。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和意思,这里就不做具体赘述。
再说《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在我们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和讨论政治、教育、文学、人生哲学等思想哲辩,体现孔子政治、审美、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思想体系。
虽然后世历代思想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现状衍生新的儒家解说,被统治者采纳,并为了自己的政治需要,加以断章取义或篡改孔夫子的思想本意主旨,使我们后代人对论语体现的孔子儒家思想,有了很多误解。但依然不能抹灭它对世人思想的正向指引和社会秩序调理的光辉作用。
最著名的被现代人唾弃诟病的是“三纲、五常”里的“三纲”。这里面后人对“三纲”的出处,误解最深。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他回到齐国国君景公治理国家的方法说,以君为君、以臣为臣、以父为父、以子为子,各司其职,各尽本分,不可僭越,不可乱位。这个道理说的多么简洁、透彻,若是人人能克守,社会就不会混乱,反而会很和谐。
例如我们现在难以处理的婆媳关系中,很多时候,因为儿子、丈夫在中间没有定准自己的位置,起不到家庭中定海神针的作用。
《尚书.康诰》“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先有父母之义、慈,再有子孝。其实孝也分层次,论语中有论述,这里不讲,感兴趣的自己去读。
儿子面对母亲讲求“孝”,不能一味愚孝,经典中讲“母慈子孝”,先提是“母慈”,母不慈,孩子如何孝?儿子没有正确价值是非观,无力正确化解问题,只唯命是从,就是“愚孝”。
那么儿媳作为家中新来的成员,若是婆婆对其如儿子般付出慈爱,我想没多少个儿媳会拒绝这份情感的,也必会拿出诚意善待婆婆,这样的家庭关系,何来婆媳之战呢?
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根据社会权威群体或时间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筛选出来的名著去寻找经典。阅读一本书,经典与否,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查证,不能人云亦云。
如与我们经典四大名著同时传下来的另一本书《J P梅》,它肯定不是经典,因它传播的内容没有正向价值,反而对人的精神境界有污染。一本书是金子还是石砾,个人要练就火眼金睛,认清辨别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