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当身边的年轻朋友聊起仅靠俊美容颜就能长期走红霸屏的小鲜肉演员时,满脸崇拜,一嘴口水,我都会按耐不住,鄙夷地和对方争辩,演员到底是靠脸还是靠演技。无论我说出何种质问,对方都会以「你看不到他有多努力吗?」「他一直在进步啊!」这样的回答完美化解。争论往往毫无结论,不欢而散。
现在想来,是我过于刻薄,没有分清偶像演员和演员的区别。偶像演员只要长得好看,能博得大众的喜欢,这就足够了,演技只是个附带品,即使没有也无关紧要。拿一个对方没有的东西让人家承认好坏,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强人所难。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想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放下争论,手拉手去看一部话剧。
我接触话剧很晚,到现在为止,不过才看了几部,但每次都带来极大的震撼,这种震撼很奇特,心中涌出无数感想,按下一个又生出一个,此起彼伏,就像面对色美味佳的美食,所有的感官被调动,所有的喧嚣归于平静,悲欣交集止于词穷,猝手不及之余,只能反复回味。
02
北京人艺的《窝头会馆》是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剧。《窝头会馆》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献礼排演,由何冰、宋丹丹、徐帆、濮存昕和杨立新这五位台柱子出演,应该说,代表了人艺话剧的最高水平。虽然这部剧已过去快十年,但好剧是不受时间束缚的。
任何文艺作品都离不开讲故事,《窝头会馆》的时间线集中于北平解放前一年,在一个叫窝头会馆的平民小院子里,几户小老百姓如往常般生活,他们的悲喜离合,失望与绝望,挣扎与困顿被鲜活地推至观众眼前。小人物,大视角。这些小人物有着形形色色的缺点,在新旧变革之间,无力地应对着举步维艰的生活,各种苛捐杂税,恶人的欺诈,命运的重锤接踵而至,在此过程中,人性的美好终究没有被湮灭,依旧艰难盛开。
不得不赞叹编剧的深厚功力,能把北京话使得如此娴熟,如此恰到好处,如此充满力量。很多人以为北京话就是普通话,这是误解。普通话以北京官话为基础音,真正的标准音采集地在河北滦平。所以,北京话也是方言的一种。无论何种方言,在它生长的土地上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窝头会馆》里,观众很容易被老北京话的语言魅力折服,剧中人物不管是严肃谈话,还是彼此调笑,甚至吵嘴争斗,一本正经里总是透着冷不丁冒出的幽默,人物即使再心思恶毒,语言中总是透着一种老北京人应有的礼数,我倒不认为这是虚伪,而正是语言存在的某种意义。
台柱子之所以称为台柱子,不止是存在演技这么个东西。演技是表演,《窝头会馆》的演员让人忘记了表演的存在。观众和他们身处同一空间,恍然间也身处同一时代,他们就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观众通过上帝视角看到了这一切,感同身受,却无能为力去改变什么。这个过程,没有NG,没有再来一条,没有「数字先生」「数字小姐」后期配音,没有镜头剪辑合成,完全是一镜到底一气呵成,看着大段大段台词声情并茂倾泻而出,大幅度剧烈的舞台动作,人物间紧密无隙的起承转合,额头脖颈清晰滚落的汗珠,台上细微腾起的灰尘,此情此景,谈论演技甚至是对台上演员的某种亵渎。演技是忘我,在《窝头会馆》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无我。
03
一场话剧时间有限,也就一百多分钟,每一秒都极其珍贵,要让观众能理解一个角色,接纳一个角色,觉得他真实可信,能立得住,最终可以移情到角色上,编剧导演只能用极其有限的场景、镜头和台词去塑造人物。这时候,优劣高下通过效率得以体现,几个场景,几句简单对白,就能把人物交代清楚,观众觉得角色很具体,进而能够自行脑补完善人物背景。在《窝头会馆》中,这种效率处处得以体现,台词展现出巨大的张力和引申意,句句落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话里话外却推动着情节发展,暗示着被裹挟进时代洪流里的人物命运。
其实,无论我们观看电影、戏剧等何种文艺作品,我们都是在观摩人性,在两难境地中人物如何选择,人物性格在现实中发生何种碰撞、扭曲、冲突、改变,在此过程中,有效显现出人的本性,无论是迸发出人性光芒还是散发出丑陋。于是,我们得以看清一个人是如何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自己的成长阅历与众不同,但是当他人的变化路径呈现眼前,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很多心路历程是相似的,从人性角度看,任凭时代变迁,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并没有那么大。而这恰恰是人与人之间能够产生共情和理解的基础。一旦这样的基础建立,通过他人的故事,我们得以借鉴,更好认清自己。而且,每一次,都能增进我们对人性的信心,对人的信心。用他人的酒,浇自己心中块垒,这个块垒中隐藏着我们平日里不敢正视的丑陋。
这就是我在观看完《窝头会馆》后的一些浅薄感受,也想表明好的剧本与好的演员结合在一起,蕴含着何种巨大的能量,这也是好故事与差劲故事的区别。喊出来的永远是口号,走进人心,促使人产生行为改变的才是故事。
亲爱的读者,我想建议你,在某个空闲的时间里,抽出一个多小时,看看这部话剧,优酷上一搜就能找到。看完后,可能你的感受跟我并不相同,这就对了。
图片来源:《窝头会馆》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