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学校研究生群发生了一件学生事件。
一名医学院的学生,在群里直接发出了学校关于奖助金派发的官方文件截图,并在重点段落下面做了红色的标记。
此外,还发了一段话:
“希望医学院的老师能够关心一下学生权益,重视学生合理诉求,催促相关部门尽快履行自己的职责。1.将今年的补助金按时发放;2.宿舍多交的1000元在今年封账之前退还。”
这段话一看就是经过字字斟酌慎重思考过的。想必发这条微信时,心里也是胆战心惊。
但由于研究生院各职责部门多方未给回应,只好在群里通过公开施压的方式,希望事情得到尽快解决。
消息发出去后,群里没有较明确的回复,对于1000元的处理,也只是简单地说“可以咨询下,是都没有到账还是只缺了你的。”
之后,有其他学生站出来补充道:“老师,您好!我是医学院的学生,开学至今没收到过学校一分钱。”
之后,当事学生爆出医学院群已经禁言,只好在整个学校的大群里寻求帮助。
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务处说,住宿费是后勤负责的。
但是学生打了无数后勤热线电话,得到的反馈是:后勤并不知道这笔钱,需要教务处出具证明,证明哪些同学多交了住宿费,以及现在的住宿情况。更严重的是,后勤根本就不清楚这笔钱。后勤老师告诉学生,如果学生自己不积极行动,根本就没有人在乎你的1000元去了哪里。
群里负责人却仅仅发了一则这样的消息:“你说的情况已转告医学院老师,他现在正在财务处,住宿费具体怎么办理正在核实,请留意班级群通知。”
经过第一位同学这一波申诉之后,后面陆续有同学敢于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第一位站出来说话的同学表示感谢。
到晚上十一点时,我看见有一位学生在群里发了一段话:“希望医学院老师好好思考下规章制度、工作宗旨和目的以及态度问题。”
由于学校总群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们人文学院的群也纷纷有学生指出奖学金发放问题。
幸好,辅导员赶紧在群里做了必要的回复。
2.
在学校,好像很多时候,学生是处于被动地位。看似有很多部门是为了学生而成立,可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情况下会把学生的事放在最后处理。
整天嚷嚷着部门忙,却不知道忙些什么。可反问一下,这些部门之所以成立,不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吗?
即使是培养文明素质教育之根本的高校,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意识都是极其寡淡的。
特别是在学生服务这方面,这种意识更加淡薄。有时候,服务理念、工作态度与规章制度要求相差甚远。
好像在办事的工作人员眼里,学生的时间永远是最多的,永远可以不在意的,也是可以随意浪费的。
比如,有一次,我去行政楼窗口,刚好遇见一个学生在办事。
对应窗口的工作人员就问:“你是学生吧,应该不着急处理,先等一会。”
那位学生明明已经从包里掏出了材料,就只好站在柜台那等着。
3.
痛心的是,比起办事人员的失职,作为受事主体的学生,权利意识也比较薄弱。
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不敢违抗,不敢说一声不,而是唯唯诺诺地顺从。
殊不知,越是这样,越容易被轻视。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不懂得维护自我权益的人,谈何让别人自觉地尊重他?
只有时刻怀有一份为人处事的底气,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不会被别人忽视,才有机会获得应有的尊重。
从小到大,我们被时刻教导要尊师孝道,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尊重是相互的。
一味地用退让、隐忍去维持那本来就不对等的关系,是很可悲的。
4.
有时候,我们不要把自己限于“学生”这个标签身份。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提出一个文学思想:“去准则化”(Decordificaton),可以理解为“去角色化”。这一思想强调将个人从一定的社会规制当中解放出来,去探究生命的真谛。
这个社会赋予了人太多的角色标签,不同的标签意味着每个人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比如一个男人,首先,他被赋予社会属性“男性”,意味着刚强、有责任,有担当。其次,他可能也承担着父亲、丈夫、员工、儿子的角色。
一个人被贴上好几种标签,每一个标签后面对应着一系列的道德准则规约。
虽然这些约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但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作为一个实实在在个体的本真性。有些人整日在不同的角色中来回切换,慢慢失去了真正的自己。
回过头,再看“学生”这个标签。从小到大似乎就是“好孩子”、“乖宝宝”、“成绩优秀”、“听话”这些代名词。
长年累月,本是作为一名学生应该真正具备的人文精神—敢于追求自由独立、民主平等,被人为附加的习性一点点埋没与撕裂。
即使你是学生,也不要轻易放弃本该属于自己应该争取的权益,更不要丢失真正属于学生的那份人文特质,那才是使一名学生从今往后真正受益的品质。
更广层面来说,无论你是谁,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希望你怀有一份生活的底气,做人的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