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青
∥01∥
前几天,两三种小毛病复发,我坐卧不安,是真正的坐与卧都不得安生,难受。
日子成了煎熬。
买了药,用起来。为了早点好,我小心翼翼地伺候这个质量渐差的皮囊,不敢间断。
生病也挡不住生活的继续。班要上,娃要哄,家务要做。我,不只是属于我。
体质下滑,开始添小毛病,这就是我的中年。哦不,这只是中年的开始,或者说只是,前奏。
感觉不易,但我能接受。
不然又怎样呢?
∥02∥
相比身边的同事们,我的生活还算是简单的,所以我知足。
同事们大多接近五十岁,或跨过五十岁几年,多重任务叠加而来。
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老人随时可能生病,需要钱,需要人伺候;儿女的孩子还小,需要我们帮忙带;自己还没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并非自由之身。
真真的生活不易。
这些不易之处,不是单纯因为时间和钱数。
举个例子:伺候老人时,他满意吗?他不明说的话,作儿女的得猜,猜得不对,诸事不顺。
人生病肯定不舒服,老人闹脾气,说话伤人心,作为儿女,除了在厕所里偷偷流泪,还有好办法吗?作为过来人,说实话,真没有。
好多同事的孩子结婚了,我能看出来,与儿媳或女婿相处,“磨合”这个词,代表的含义是:因习惯不同带来的不满、甚至生气之后,只有自我排解,最后转化成包容。
近不得,远不行,这个尺度需慢慢找。
之前看过一个观点,理论上感觉不错:和下一辈人,保持距离和界线。我猜实际操作起来,需要的是修和炼,修自己的行为,炼自己的心性。
人到中年,中流砥柱。为老为小活着,连生病的时间都不能太多。
我们就像馅饼里夹的馅,随着时间与热度的提升,越来越薄,我们几乎没有了自己。
中年的人们,被生活裹挟前行。
03
休完产假,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帮忙带二宝。每到周末或节假,他俩就回自己的家。
他们开心,我们也开心,因为这样为彼此留出了一小段空间。
每次回来后,孩子奶奶就数一遍:去谁家串了门,得了什么消息;又和谁谁聊了什么天,那个谁谁谁,闹了什么笑话;谁家娶了嫁了,随了多少份子,看了什么场面。
她的愉悦之情,得益于回家休息的两天。这种心情甚至可以延伸到下个周末的到来。当然,他们高兴,带孩子时的状态也不会差到哪里。我猜。
如果将来我到了那个岁数,也能这样,我就很知足了。
留出“只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这个调节方法很不错,哪怕一周只有一两个小时,也是有用的。
04
在还未到来的十几年里,我知道,会发生很多事情,任务必然多而重。
我不停地给自己打预防,为的是能平静地接受,做到有序地安排,尽力做好每一项,还要保证自己不要跨掉。
现在,趁这些重任还未到来,趁时间相对宽裕时,我要多做些自己想做的事:读书,写字,用以拓宽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