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毫无征兆地,校园网崩溃了。
不仅是wifi显示无法连接,数据也一度从4G滑向1x。
想要打开微信和朋友吐槽这不定期犯病的网络,消息接收的界面却始终停留在加载中。
灰色圆圈不停地转。它徒劳地站在非黑非白的中间地带,外来入侵者一般地,窥探着屏幕背后传来的焦急。
编辑好的文字,发送,又失败。
偶尔回光返照片刻的信号,像一缕光照进布满黑暗的房间,另一边的信息如获大赦地挤了进来。大都是抱怨。
那时候刚好一个人待在宿舍。那感觉大致是只身一人正徒步穿行冗长寂静的隧道,周遭空无一人,拖沓的脚步声与从隧道顶自由坠落的水滴声催生屡屡寒意。
在信号勉强正常的时限里,手指忙碌地滑动在几个界面之间。
书院群,没有通知。邮件,没有通知。只有那抱怨连天的朋友圈,给人打了一针“幸好不是只有我这样”的镇定剂。
握住微微发烫的手机,原来信息时代失去网络会让人如此焦虑。失去信号仿佛是被一把剪刀咔嚓切断了与这个世界连接的唯一纽带。
蜷缩在座椅上,在大脑中将自己原先的计划迅速过一遍,抱着膝盖,苦思冥想。唔,没有网络,好像计划好的每一件事都做不了。
登不进校园网。写不了作业。打开不了Google。看不了昨天朋友推荐的电影。
屏幕自动休眠,暗了下去,我终于看清那张屏幕背后的双眼,空洞且迷茫。
无意识间好像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们是被互联网绑架的受害者,交易筹码是掌控灵魂的主动权。
于是,借这样的一个晚上,端起电子书读完了一本最近想看的小说。
东野圭吾的《悲剧人偶》恰好十分应景。小丑人偶不断以自己的视角去陈述案发的场景,不禁细思恐极,屏幕的背后会不会也有这样一双眼睛在窥伺着我们呢?
果然还是文字能给予人最强力的抚慰,读着读着,不可自拔地陷入,直到结局揭示都意犹未尽。
对这个夜晚的态度,暧昧得难以厘清。
或许更多的是感激吧。屏幕四四方方,线条与线条连接起来,围成了一座牢。感激这样的一个夜晚,狠狠把我从那片荒芜的深渊中一把拽出。
你是自由的,我分明听见它在我耳边说。
在读书的时刻,在思考的时刻,以及现在凭着真情实感敲打成文的时刻。
只要未被那个世界的声音牵着鼻子走,我就是自由的。
我们就像那个加载中的灰色圆圈,加载成功或加载失败,非黑即白,无论倒戈向哪一方都是受困的结局。
加载成功,灰色圆圈便会消失不见。大量的信息蜂拥而至,浸没、吞噬、掩盖渺小的肉体。
加载失败,红色的感叹号与警告发出,密不透光的小黑屋,绝对的寂静与孤独自墙角肆意蔓延,压得人喘不过气。
但我并不讨厌做一个不停转动的灰色圆圈。永不屈服每一个被困的当下,我是拥有自由的,只要我仍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