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耶茨的《十一种孤独》之所以能够打动我,大概是因为他所写的“孤独”太过“无病呻吟”,每个人都有所体会吧。因为太无关紧要,也因为无解,往往变成身上一个无名红肿,不舒服了,搔一搔,有时竟有自怜的快感。
但如果这种孤独发生在儿时,就不能淡而化之了,我们知道,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对性格的塑造至关重要。《南瓜灯博士》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无论你是老师,还是父母、朋友。
二
解读这篇作品的钥匙,我认为在两个字,一个是“要”,一个是“给”。普赖斯小姐不停地给小文尼以关心,却一直破坏着小文尼对来自同龄人的认同感的获取。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皆因“我要的你给不了,你给的我不想要”。
三
1.认真倾听,真诚理解,是提供帮助的基础
我们来看作品开篇,“普赖斯小姐只知道他基本上一直处于某种孤儿状态,现在跟他住在一起、头发灰白的‘姑姑、姑父’其实是养父母,他的生活费由纽约市福利署支付。换做不太敬业或想象力不太丰富的老师可能会要求了解更多细节,但普赖斯小姐觉得这粗略的概括就够了。”这一段话已经点明了造成普赖斯小姐和小文尼交流障碍的原因。普赖斯小姐并没有了解小文尼真正需要什么。实际上小文尼并非缺少来自长辈的关爱,虽然这种关爱有缺陷,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对文森特的肖像描写提到他“灯芯绒裤子新得可笑,而帆布胶鞋又旧得可笑”,写到姑姑买给他一件“新风衣”,而且从他的食物,鸡蛋、抹上蛋黄酱的三明治也可以看出来,他并没有被照顾得很好,但并不是处于一种无人理睬的状态,这样一个小孩子,还是从他的养父母那里得到了最基本的衣食照料和关心。
事实上,“敬业的”老师、父母甚或是朋友,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倾听。我多次在知乎回答中提到“倾听”的重要性。你得先搞清楚问题在哪里,才能有效地施以援手。在知乎中,很多人急切地提问,想要帮助身边的人,这样做的基础是无可指摘的爱。但是别忘了,这样的急切很容易让人失去倾听的能力,一厢情愿地感动了自己。
倾听的过程,便有价值。
倾听是一种能力。很多人没有这种能力。急着反驳,急着说教,特别是对话双方位置有高低之分时,某一方掌控话语权威时,这种现象更常见。你要认真意识到,语言其实没什么力量,真的。那些事后回忆起来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往往是在听到某句话之前已经有了能量的积蓄,这句话只是为行动“扬起了大旗”。
“实际上,从他上四年级的第一个清晨开始,就已足够让她心中充满使命感,眼中明显透出爱意”,这该死的使命感!
2.让孩子彻底、独立地选择、拥有,有助其确定自我。
文森特缺少的,是对自我的确认。我,是存在着的,我是一个具体的人。这种自我确定,小孩子模模糊糊地希望通过拥有自己的朋友来实现。他很努力,但不顺利。
名字具有确认自我的象征意义。普赖斯小姐询问文森特他喜欢别人怎么叫他,文森特回答“叫我文尼就好了”,但是普赖斯小姐却一直没听清,文森特一开始就没办法以自己选择的名字在别人面前确认自我。名字是很重要。看《千与千寻》,名字的象征意义一以贯之,忘记了名字,就不能找回自我。而普赖斯小姐没有花时间去听清他的名字,在一开始,普赖斯小姐就没有给小文尼一个自我稳定的锚碇。这种疏忽伴随了这个沟通过程,无怪阻碍重重。
3.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帮助孩子——这会让他成为“弱者”,也消耗着施助者的能量——而是更难的,让孩子具有“自助能力”。
文森特被排挤了,普赖斯小姐非常焦虑,一开始她尽量克制做点什么的冲动,但是当她想要做点什么的时候,她走错了方向——文森特犯的错全被她原谅了。这让文森特变得“特殊”了,更难融入新环境——“他几乎快成为那种最糟糕的老师宠儿、老师同情心的牺牲品”。
“普赖斯小姐趁教室里还有半数学生时走到他跟前,坐在他身旁的课桌边上。这让大家明白,为了陪他,她把自己的午餐时间缩短了一半,可她这样做并没能改善现状。”这里固然有普赖斯小姐作为教师的一些虚荣,但是不能否认,普赖斯付出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时间。只是这样的付出适得其反,让同学更加意识到文森特的“特殊”。
她表扬文森特的画,让文森特彻底放松下来“就像抚摸一只猫般简单、愉悦”,可是宠物是依赖主人的,老师并不能持续给予学生深刻的关注和体贴,这会耗尽老师担任其他角色的“能量”,超越师生界限,学生个体的情感黑洞,会反蚀老师。
四
故事来到了高潮部分。也是我认为最令人叹息的部分。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所说:“小说家的才智正在于确定性的缺乏,他们萦绕脑际的念头是把一切肯定变换成疑问……小说的某种功能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描绘世界的本来面目,即谜和悖论。”普赖斯小姐是个好老师,出于爱,她尽力帮助文森特,但结果呢?让人困惑不已。
文森特用粉笔在墙上写了脏话,女孩子报告了老师。普赖斯小姐收到非常大的打击,我很能理解。但一个老师真诚地付出情感去和一个问题学生交流,希望通过关注和谈话感化一个学生,却意外发现这个孩子的内心始终存在着破坏一切的冲动,并不像在谈话时微微点头那么温顺,给人变好的希望时,是非常受伤的。
普赖斯小姐像一切好老师一样,用合乎职业道德的温和的方式,给了文森特以“惩罚”,希望文森特能因为“被宽恕”而感到愧疚,改好。事实上文森特眼里也噙着泪水,他知道普赖斯小姐是真的对他好。但是《放牛班的春天》告诉我们,想要孩子感受到“被宽恕”的幸福,就必须先给他不留情的惩罚。
但是,当小文尼从教室出来,却惊人地发现,两个男孩,一开始对他不友善的男孩们,现在却朝他讨好地笑着,几近友好,他们非常好奇小文尼受到了什么样的“严厉的惩罚”。
想象中的“老师的惩罚”,成了文森特进入男孩圈子的“投名状”!
小文尼没想到,但他是那么快乐。他得意地向刚刚结交的小伙伴们炫耀老师如何用尺子打他的指关节。
普赖斯小姐看到“这个走在前面人行道上、完全正常的、非常快乐的男孩正被两个殷勤的朋友簇拥着”,她感到快乐、欣慰。
她朝他们微笑、问好。
她毁了一切。
五
文森特如此愤怒,粉笔都折断在手里,狠狠地在墙上划下了一个裸体女人,写下标题:普赖斯小姐。
六
如果故事停留在普赖斯小姐离开教室,该多么治愈啊。但是耶茨写出了最可能发生的一幕:普赖斯小姐再一次给了小文尼不想要的东西,摧毁了他刚刚得到的友谊。
用“摧毁”来形容普赖斯小姐的行为,会不会太过分了?确实过分了,却又是符合事实的。
教育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有些东西我们无法直接给孩子,说教是没用的,有些时候连实质的帮助也只会让事情变糟。普赖斯小姐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尽责的老师,这种尽责,这种感情付出,甚至以自身能量为代价。当筋疲力尽之际,普赖斯小姐看到了快乐、正常的小文尼,她希望收获她的一份欣慰,难道不是人之常情?普赖斯小姐的问题在于,她没有真正了解小文尼想要的,自然也没有办法以恰当的方式帮助他获得。
七
男孩们给文森特起了个外号“南瓜灯博士”。这是爱尔兰一个传说: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因为非常吝啬,死后不能进天堂,又因他取笑魔鬼故而也不能下地狱,所以,他只能提着灯笼四处游荡,于是,杰克和南瓜灯便成了被诅咒的的游魂的象征。
小文尼游离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没有归属。
八
普赖斯小姐教育文森特时,对他说:“文森特,也许有些事我知道得比你想的还多;也许我明白,有时候一个人那样做,并不是真的想伤害谁,只不过因为他不快乐。他知道那样做不好,而且他知道做了之后自己也不会更快乐,可他还是一意孤行……”
也许有些事情,你真的不知道,也没有耐心去了解。
这一段,是小说中的一杆枪,“砰”的一声,击中了自以为是的我们,鲜血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