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集中地在面试,上周面试了超过10个人,最多时一下午面3个,终于本周入职一个新人。
大概3年前,开始自己去面试,当了不知道多少次面试官。最开始根本不知道怎么选人,人事陪着的时候,一般是看人事怎么来判断。后来开始独自去面新人,偶尔也会拿不定主意。
经历了这么多场,总结了几个最基本的因素:
1.学历
学历不代表一切,但是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新人。
你的能力怎么样,是否足够聪明,能否很快上手新东西,是否能解决问题,这些都不能很快地判断出来。而学历,是一个方便快捷的筛选手段。
好学历不一定就好用,没有特别高的学历,也不代表这个人不行。只不过本科毕业的大概率比大专的人聪明那么一点,所以学历成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即使岗位没有明确要求是本科,但如果是本科以下的学历,需要在其他方面有亮点,才有机会进入面试。
2.简历
我个人对简历并没有什么特别关注,而且稍微有点反感那种花里胡哨的简历。
之前接到一份大概有一本公司简章那么厚的简历,大部分是图片,非常详细地写了自己之前接过的案例。但是!毫无重点!我和人事看得哭笑不得。
我讨厌看到毫无重点的简历,求职者觉得这份简历销售也可以投,运营也可以投,品牌也可以投吧,结果可能就是一个都不中。
简历首先是介绍个人基本情况,然后根据申请的岗位,表达清楚匹配的工作经历,或者自身符合岗位需求的点。其他完全没用的信息,别瞎写。
3.个人形象
长得好看的人是有先天优势的!
虽然可能政治不正确,但这是实话。每次面试完,同事都会半开玩笑地问:男生还是女生?长得怎么样?
这里的形象,不光是长相,包括穿着、举止、谈吐等。跟学历一样,如果在长相上没有什么优势,其他方面可能就得更努力一点。
4.面试环节
不同的面试官,不同的岗位,关注的点、问的问题都不一样,但是有几个条基本的:谈吐大方,逻辑清晰,别偏题。
可以适当修饰和美化自己的能力或经验,但不要太夸张。面试你的人对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是有足够了解的,问到细节的地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反而是减分项。
5.不一定会有的笔试
这个看岗位来定,一般是安排在面试前面,考察基本的技能或水平。
比如招制单时会做几个表格相关的题目,里面会有设置一两个小小的陷阱,看看excel技巧和细心程度。本身就粗心的人,真的不适合这样的岗位。
而招运营时则是打品相关的题目,开放性题目,没有固定答案,看的是面试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题如果只写一两句话简单作答,那谁也救不了。
6.顺便提一下的薪资
我们公司在成都,今年有很多从一线城市或者沿海城市回来的人面试,有一些面试已经过关了,但是电话通知谈到薪资这一块,人就不来了。原因是,我们给到的薪资太低。人事小姐姐这样说的:等他们在成都多面试几次就知道了。
不同级别的城市,薪资真的没法横向比较。同样的行业和岗位,上海的薪资可能是成都的两倍。最好的建议当然是能别回来就别回来,但已经打算要回来了,那就得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经历了以上这些,最后顺利入职了,也会发现当时的判断并不准,可能会让你失望,也可能让你惊喜。毕竟面试那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很难把一个人看全。入职之后长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才能对一个人有真正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后期培养,好好培养和训练,废材也许能变成顶梁柱,反之,再好的人才也会被慢慢消耗掉流失掉。要注意哪些,后期再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