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五年后的今天,你好吗?
今天是2022年11月14日,5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27年11月14日,那时你已经40岁。30岁时,没能立住,到了40岁,能做到不惑吗? 可能会比较难吧,毕竟站在今天35岁的窗口,我仍是充满了困惑、犹疑、以及各种遗憾。带着这些,我去寄希望于5年后的你就变得坦荡不惑、从容不悔,只能说是美好的寄托;但我想起码不能是对现在的逃避。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要给你写这封信。到那个时候,小家伙已经9岁了,按照计划,他应该也有了一个小弟弟或者妹妹。到那个时候,父亲已经71岁,母亲已经64岁。真的不敢想象,岁月已经前行到了这里。
父亲先天性的脑血管供血不足,有轻微的脑梗,高血压、脑神经弱,睡眠差,脑力相比常人衰退的更快。在我心中,他一直是那个1年365天风雨无阻跑步的运动达人,一直是那个永远保持着乐观又固执、受人尊敬的中学老师。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可避免的在老去。父亲年轻的时候,每天的锻炼是一种习惯、一种爱好。而在今天,父亲每天的锻炼、每天的养生型饮食,却是由于各种异常的健康指标,夹杂着不得不的选择。
父亲很随和,但骨子里不是个乐观的人,对自己的身体一直有些忧虑。我以前一直不太理解这种忧虑,对于我这种年轻人、尤其是骨子里的那种不惧未来、没有忧患意识的盲目自信派,我一直觉得父亲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未来还长着呢?
可父亲显然不会这样想,到了他这个年龄,尤其他的父辈们的不断离逝,和死亡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此打破,得去直面生死。 加上身边不断有年龄相仿的亲友、老同事病逝,更加重内心深处对自己长远健康的忧虑。
可是我还是不能真正理解,毕竟,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何况我们的年龄差那么远。
但当我今天准备写这封信时,我突然意识到,白驹过隙、白云苍狗,这些中学时代矫情彰显词汇量的词,到现在,却是切实的体会。
我前段时间读到2016年写给35岁的自己的信,五味杂陈:
当我在35岁那天重读这封信,内心一颤:时间过得太快,这种未来时的憧憬和对话,没想到转眼就成了过去式。而这其中滋味,我自己心里最清楚。
那对我父亲而言,这种感受无疑是数倍于我的,也更深刻。他比我母亲大了7岁,5年后,父亲71岁。在中年时,这种差异算不了什么。而到了老年,这7岁的差异,可能是健康与疾病的差异,也可能是生离死别的距离。
想到这里,我心里有点酸,也有点怕。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我知道,父亲对我的期望值一直很高,很可惜,混迹到中年,曾经设想的一路风光一路歌的人生没有来过,倒是一路坎坷一路伤。
我多少已经和自己和解:对于过往的不顺、不甘、不快。
可是当我想象到5年后,想象到父母的老去,我内心不免有些悲伤:我要怎么建设好自己,才能回馈父母这一生对我的包容和付出? 而我又要怎么陪伴,才能让家人们度过未来这些年平凡又温馨的幸福时光?
絮叨了这么多,回到正题吧。
如果按照对待时间的方式,把人分为活在过去、活在当下、活在未来三种。我显然是活在未来的类型。我太习惯于憧憬未来和给未来设计划了。可人的悲剧性就在于,如果不能把握好当下,很多人就会陷入在对过往的沉湎和失落情绪里,同时靠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给自己的激情和自信续航。
我曾经就这样兜兜转转从20岁走到35岁。
今天再次写这封信,回望过往的种种,我很清楚:不管经历了什么,人最终得从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绪和热情来唤醒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所谓的梦想,很多时候只是对摆脱现实的一种欲望。住大房子、找到能真正发挥空间的公司、遇到懂自己的领导、能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都不是梦想,而是对现实的对抗。
年薪多少,发展什么副业、给小孩上什么学校,这些也不是梦想,这不过是任何一个人到中年时都要去承担的责任。而人从来不会因为随每个阶段而来的责任、义务、压力,而自动的就发现了真正的自己、寻获一生的禀赋和使命。这些,只会让人更现实、增加更多的人生任务。但,这不会是让人真正认清自己、建立幸福的必然理由。
那5年后,我到底要怎么样呢?
我应该搬去了一个中高档小区,住着160平左右的房子。我并不憧憬豪宅,但是一个住得相对体面、舒适、不至于逼仄的从容空间,是必要的。我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供我沉浸的阅读、思考、写作。在深夜里推开窗,皎洁的月光铺满夜空。我会很享受在这种宁静的夜里,与自己对话,与书中的经典对话。
主卧里有了真正的衣帽间,不至于随心所欲的添置,但妻子已经告别了对自己抠抠搜搜的消费,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购买。
我们的客厅,被布置成了阅读与活动空间。没有电视、电视柜,只有书柜、长条书桌、和一家人的活动场地。
我们希望这样的亲子空间,是沉浸的、彼此陪伴又互不干扰的。
小铃铛在快乐健康的成长,他喜欢阅读、画画,喜欢表达自己,身体素质仍然是他的短板,但是已经在坚持户外的运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小铃铛也有弟弟/妹妹了,他非常的开心,并对弟弟/妹妹照顾有加。小铃铛不是那种精力旺盛的调皮蛋,总是安静斯文的待着,善良而体贴。做事情还是一样的小心谨慎,但是每个人说的话,他总是记得很清楚,他有着很丰富也很敏锐的内心世界。他不是勇于冒险的小男孩,但是个懂事、上进、充满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小男子汉。
父母也不用和我们挤在一起,扮演家里的保姆了。 他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想什么时候过来就什么时候过来。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安心于每年1-2次的外出旅游,享受于跳舞、吹拉弹唱的业余爱好。父母这些年,已经去过了草原、高山、游过了大川大河。微信群里时不时就有他们各种分享的照片。
按照计划,妻子应该已经经营了几家不错的小店。你用自己多年的营销工作经验,协助妻子把小店打理的还算顺利,赚不了大钱,时常还会面临严峻竞争、外部环境不利好的压力,但这就是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有挑战,也很充实自得。
对于家庭生活, 不用大富大贵,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能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足矣。
除了在职场的上发展,我知道你最享受的不是在现在这样的互联网大厂里升职加薪、内卷前行。你更爱分享、助人。关注家庭教育、关注人的终身成长。
比起在公司完成一个项目被领导表扬和奖励,你更满足于对很多听众分享你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分享商业认知、分享人的成长,收获认同和正面反馈。 做一个深度的思考者和输出者,以利他的思维,不断帮助他人(组织)的成长和进步,这就是你最大的热情和源动力。
你会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一年能读50本左右的书籍,打理着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其它写字的小空间。在家庭教育、个人成长、消费品营销领域,你成了一个受人尊敬与欢迎的传授者,常常被邀请去参加各种聚会进行分享。
你会有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 大家都爱学习、思考,爱交流,愿意为了相似的价值观和目标,而彼此帮衬。 你们也会去撸串、K歌,唱着只有你们明白的故事与情怀。 除了个人生活,大家还发起或参与了公益慈善项目,用商业运营的思维,帮助公益和慈善做得更持续更有效率。 这种快乐,既是自我满足的快乐,也是创造和奉献的快乐。
我希望你记住,人生当中人来人往,朋友有聚有散,但不管如何,在一起的时候,要用最大的善意和诚意来彼此相待,互相成全。
你告别了油腻、臃肿,养成了健身的习惯,能相对轻松的跑完10公里。你不会成为年少时幻想过的运动达人,但是保有强健的体魄和精力充沛的面貌,是男人一生的必须课。
我不知道这五年你是如何度过的,相信一定不轻松、要忍耐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要面对让人常常想放弃的困难。但是你最终挺过来了,用一个男人的方式。
临近不惑的年纪,你开始变得从容不迫,不再失落于过往,不再不安于现状,也不再焦虑于未来。你已经明白,只有安排好每天的自己,生活才能不被辜负。人生不过是一场情绪的体验,这种体验的积累,其实都是从每个当下的选择开始的。这种幸福感,才是踏实而真实的。
在40岁的当下, 生活中仍然会有很多不如意,乃至悲伤。会有亲友的离去,要经历一次次不忍的告别。会有事业的受阻与打击,让人疲于应付。父母亲身体状态的起伏,总让家里一起牵挂与担心。以及会更多的发现:当人懂得越多、成就的越多,其实要面对的失落、无力感也就越多。很多东西可能仅仅只是梦幻,很难再去实现,年少时想改变的东西,已经无力改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生活的常态。 这大概也是罗曼罗兰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我希望你保持热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