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正式成为成熟的理论观点是在汉代及宋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中都有迹可查,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历史发展中经过各家学者不断的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观点。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相类”,北宋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明确概念,程颢、程颐的天人合一学说也阐述了天与人的统一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华文化中影响深远,本文主要对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学说进行介绍和解释,稍理脉络;并探究“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下具有怎样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 太虚即气 天人合一 现实意义 张载
一、 “天”的哲学意义
要想了解天人合一思想,首先需厘清“天”的意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有形上天、自然之天、人格之天、及天命、命运等多重含义。在商周时期,天主要意为人格天:天拥有意识,有喜乐好恶,它主宰着世间万物,包括统治者的选定、朝代的更换等。“天子”,天的儿子,是天派遣而来统治人间的代表。诗经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詩經‧商頌‧玄鳥篇》),“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经·周颂·天作》)。这里的天、昊天明显都具有人格意义,它降下了指示,人们要服从于天。“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經‧大雅‧蕩之什》)由于拥有超越自然的人格天的存在,在对天的敬畏心下,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得以逐渐建立。天对人们的道德有要求,遵循上天给予的道德准则,就能得到天的庇佑;而如果违背道德准则,上天就会降罚。“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伊训》),“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詩經‧大雅‧文王之什》),比如夏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统治者荒淫无度,“故天降丧予殷,罔爱于殷,惟逸。”(《尚书·酒诰》)。
义理之天、天命等概念组成哲学上的形上天范畴,意指抽象的最高规则和规律。先秦儒家,孔子讲天,讲天命、命运,“...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孔子也讲自然之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孟子论天,讲义理之天,打通了心、性、天三者的联系。冯友兰讲,“孟子因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而言性善。人之所以有此四端,性之所以善,正因性乃‘天之所与我者’,人之所以得于天者,此性善说之形上学的根据也”。孟子认为人们先天内在就拥有与天一致的德性,他提出人与天的统一性,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对后来天人合一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荀子和道家主张自然之天。荀子认为天拥有其自身规律,不为人所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論》,主张天人相分。道家论天,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天取决于道,而不再是最高的决定法则,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论,但抽象到哲学层面,道家所说的“道”与儒家言“天”拥有同样的普遍性性、根源性的内涵意义。
《周易》中的天也有自然天、形上天等含义。《周易》讲自然天,提到天是日常中人们头顶的天,天是苍穹。同时,《周易》还蕴含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思想。它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彖》),认为天乾是最根本的原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彖》)“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彖》)表达了人要顺应天理,天人相合以达到完美状态的思想。《中庸》讲“天命谓之性”,天命指的是自然界的法则和状态,里面也同样蕴含儒家逐渐显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出于对天道的敬畏,人们对符合天道的道德准则的遵守更加发乎内心,这为儒家倡导的道德准则提供了更多的合理性,由此有利于社会道德共识和社会秩序的构建。
二、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剖析
“天人合一”概念由北宋张载正式提出,他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余兹藐然,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我与也”。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张载所说“天地之塞”,是他“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的体现。张载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构成,气充斥于天地之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气”有聚集和消散两种状态,聚时凝为世间有形的万物,散时则化为“虚空”,气有聚散,却不会消亡。“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正蒙·太和篇》)。而佛教强调“空”与“无”,强调世间万物的无常与变化,其宣扬的空寂观点与张载的观点相悖,他批判佛教:“世人取释氏销碍入空 ,学者舍恶趋善以为化 ,此直可为始学遗累者 ,薄乎云尔 ,岂天道神化所同语也哉!”(《正蒙》)。张载所言的“气”还有运动的特点,气的运动变化包含渐变和显著变化两个状态,二者统一。“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认为天地万物统一于气,天和人都是实在的,于是提出“天人一气”概念,进而为天人合一思想提供支撑。
除了“天人一气”思想外,张载提出“天人同本”来论证天人合一。他认为万物具有同一本性,“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正蒙•诚明》),“天地之帅,吾其性。”(《西铭》)“性”不单指人性,还指天性,“性”是抽象的共性概念,由是性与天道是统一的。而如何认识性与天道的关系,张载引用了《中庸》的明诚概念来阐述。《中庸》中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张载提出,认识天道与人性,有两个境界,分别为“诚”与“明”。“诚”是对“性与天道”本体的认识,“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明”是对“性与天道”作用的认识,“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正蒙·诚明》)。张载也提出了达到“诚明”境界的具体途径。首先是“闻见”,也即人的感官反映外在事物的能力,张载认为闻见是有限的,他说:“今盈天地之闭者,皆物也。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张子语录)下),通过闻见,难以达到诚或明中的任一境界;其次是“穷理”,通过穷理,能够获得对天道的主体认识,掌握天的规律,达到“诚”的境界;最后是“尽心”,也就是实践,通过尽心,践行已穷之理,达到“明”,也就是《西铭》中所说的“民吾同胞,物我与也”。
三、 对现实的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在于人与天的统一,这个统一有多重含义。一是人与自然天的统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早期社会的敬畏自然,到生产力不断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人征服自然、凌驾自然,再到如今倡导保护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在我们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时能起到指导和导向作用。中国古代哲学中对天的敬畏之心,值得我们重新体味和把握。其二,人与形上天的统一,也就是人与自然规律、法则的二者统一。万物运行有其内在规律,人要顺应和利用必然规律,而非反其道行之,或是过分夸大主观臆想,想当然行事。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天人合一评议[J]. 社会科学战线,1998(3):68-70.
[2]金小方.天——中国伦理道德的形上根源及其现代命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8(6):29-32.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P163-164.
[4]姜广辉. 试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J]. 人文杂志,1982(6):63-67.
[5]刘天杰. 张载的“民胞物与”论及其现代意蕴[J]. 江西社会科学,2007(4):49-53.
[6]李承贵. 张载的佛教观及其启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63-69.
[7]李琳. 论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46-48.
[8]季羡林. “天人合一”新解[J]. 中国气功科学, 1996(4):11-1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P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