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看到《呼兰河传》,恕我无知,真以为是讲帝王将相、大气磅礴的一本书。
之前也断断续续看过几本萧红的书,但是对于这个女作家的生平却知之甚少,就连就仅有的读过的几本书,也只是在脑海里保留一个模糊的印象。
刚开始看这本书,坦白讲是有些失望的。没有精彩的开头,没有一开始就引人入胜的悬疑,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近似白描的手法,客观冷静的刻画着这座遥远北方寂寞荒凉的小镇,一个不被多少人所知又太容易被遗忘的存在。手法克制,情感亦冷静而内敛。
这样的一座小城,总共没几条像样的街道,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繁衍,经历悲喜离别,一代又一代。生活似乎看不到太多的希望和改变,但是又不至于绝望。每个人都在这里自然地生,自然地离开,探究每个人重要或不重要似乎很可笑。“死了也就死了,活着也就活着,顺着自然的顺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萧红几乎过于无情地写道。然而语气的冷漠清淡,实则是内心的悲悯和感伤。快乐么?没想过;幸福么?没想过;生命有意义么?没想过;人生是否该有更好的生活,别样的追求?没想过。与其说是没想过,不如说是不敢想,生命的负重已经快要把人压垮,贫瘠的生活让人不敢再做太多的奢望。但是美好和幸福,是每个人心底最朴实的向往啊,即便我身在低处,一身尘埃,却依然阻挡不住想要阳光洒在身上的憧憬。人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穿衣,更不是死了就完了。人们虽这样说,却未必真的这样想。
与大城市里的小人物不一样,小城里的人如果说自己孤独是会被人嘲笑的,好像土的贫穷的连孤独的权利都没有了,为着这份表达孤独权利的丧失,小城的孤独也许更加沉重,因为空间太过狭小,无法释放那么多的孤独。他们绝非没有任何精神追求,只是为着物质的过度的贫乏,他们甚至不敢流露出内心对精神的期盼,他们嘴里说着的永远是今年的播种来年的收成,但其实字字句句里都包含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无奈、悲苦、爱怜,他们接近大地,对着天空诉说心事,他们比对着霓虹灯伤怀的都市人更真实更像个诗人。
所以,萧红才会在文中描写一家开粉房的人家时写:“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否苦多乐少。”好似含着眼泪在笑,用尽生命在唱歌,如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小团圆媳妇,便是这样一个任人欺压,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缩影。
所以萧红,一遍遍地,近乎固执地诉说,我家是荒凉的。
就算冯歪嘴子,老实本分,却不能守护住自己仅有的想要的卑微的幸福。妻子走后,他独立抚养两个幼小的孩子,内心纵有再多的痛彻和凄苦,却也无人能诉说,自己全部一力承担。始终,不都是要咬着牙往前过么。留给我们,一个坚强的背影。
就算有点儿希望,有点儿奔头,就值得用力地活着啊。
一如小城,一如小城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