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Fiona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加减运算,为了提高熟练度,大量的口算题把她折磨的够呛,这对于注意力集中时间原本就短的小朋友来说简直就是天灾人祸啊!于是,我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小游戏,让好动的她能在欢乐中加强练习。
首先,我在客厅里腾出一块儿大约3-4平米的空地,确保周围没有潜在的危险,然后找来蓝、白两种不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各一卷,先用蓝色胶布拼接成一个“凸”字的形状粘贴在木地板上,为了游戏方便,建议“凸”字上半部分的边长至少在30厘米以上,下半部分在90厘米以上,之后再用蓝色胶布将“凸”形分成十个方格,用白色胶布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贴上6、3、8--0、2、1、5--7、4、9十个数字。之所以按这个顺序,是考虑到小朋友的身高比例,以方便游戏的进行。如图:
布置好场地以后,开始说游戏规则:
一、确定肢体代表的数位:左手代表千位、右手代表百位、左脚代表十位、右脚代表个位,要让小朋友记清楚。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先对肢体对应的数位做热身练习。例如:我随机说一个三位数128,小朋友听到后要按照数位的顺序,从百位到个位依次举起肢体并报数,即举右手报1、抬左脚报2、抬右脚报8,过程要随着对对应关系的熟悉而连贯。
二、我们找来两个沙包(或其他不易伤人的替代品),背向场地投掷于格子中所对应的数字即是题目中的条件,然后确定运算法则。开始的时候可以从简单的个位加减法入手,逐步过渡到多位数字和四则运算。例如:我投的是7,Fiona投的是5,如果是加法运算,那么题目就是7+5=?
三、回答及记分规则:由孩子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运算,并用肢体在格子中表现出来,答对者记1分,答错者不得分。例如上题:7+5=?,孩子要在3秒钟内左脚踏在1号格子中,右脚踏在2号格子中,呈现12的结果。刚开始,可以降低游戏难度,例如延长运算时间、从简单的10以内的数字玩起,当熟悉了玩法之后,可以加大难度,每人投2-3次,按先后顺序组成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再进行运算,这样的结果就会手脚并用了;也可以逐步缩短运算时间,或者要求用肢体呈现答案的时候跳起来,肢体同时落地以加强反应速度。(不过年龄过小的孩子,因协调能力有限,不建议这样做)
四、演变:如果场地允许,也可以两人或多人参与,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数位,集体运算,集体呈现结果,增强趣味性。
这个游戏的好处是:
1、道具少、操作简单,在家就能玩;
2、可以让孩子转换对数学运算枯燥无味的认知,和传统的习题穿插进行,将孩子的兴奋点做适当切换,利于之后更好的学习;
3、提高记忆力,由于整个过程是无纸化运算,需要孩子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对数字进行记忆,提高对计算的敏感性;
4、训练反应速度,协调肢体配合能力。由于答案的结果不像常规那样由手写出,而是需要转化成代表不同数位的肢体进行表达,因此要求孩子不仅要计算准确,还要有较快的反应能力;
5、训练平衡感,当难度增大后,孩子需要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以维持平衡,这对于孩子小脑的发育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可间接提升智力水平;
6、增强亲子关系,游戏能够大大降低传统学习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冲突,让关系更加融洽,做事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