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贴报销发票,欲换发票,说:“已通过报销,撤回的话,好麻烦。”
坐旁边工位的我,悠悠地说:“什么叫麻烦?让我来告诉你!”站立桌前,打算用半生的经历诉说一番有关工作,有关生活,有关生命,有关孩子成长的... ...那些已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着的--“麻烦”,却被直呼非同一个频道,作罢。
据《天工开物》记载,古人利用构树等物造纸时,要经过采料、晒料、蒸煮等大小七十二道工序,处理程序繁多,所以人们常说“麻烦”,便是这一词的由来。
什么是麻烦?一指费事,繁琐;二指烦扰,打扰;三指事故,问题;四指难对付的。
“算了吧,太麻烦了!”
这应该是很多人的口头禅。
原本想着做某件事情,可是一想到得先去解决很多麻烦,就顾不上事情多么重要,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大多数的人都很怕麻烦,常常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确实,怕麻烦会促使很多便捷的发明,可也因为怕麻烦,我们也错过了很多。
想起蔡康永在《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生前期越是嫌麻烦,越是懒得去学习,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曾在《思考,快与慢》中说到: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做决定的方式,一种是偷懒式思维,只用我们的记忆和经验做出判断;一种是思考式思维,会用更深入的思考方式来做出决定。”
在任何一件想做的事情前,都有很多很多叫做“麻烦”的拦路虎,它是我们走出舒适圈后,那些无法应对的东西,只有打倒这些拦路虎,我们才能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曾在一次电影沙龙中,冯小刚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不怕麻烦:
“我在摄制组里干过很多行当,绝对不是说人家说了一个事,我先说这个事做不到,太麻烦了。我马上觉得终于给了我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们看到我有这个能力。”
正是不怕麻烦,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冯小刚从一个“既没有家庭背景、也没上过大学,甚至高中都没好好上”的人走到了今天,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导演。
我们越是习惯于某种处事方式,就越会避免麻烦,有时甚至不惜多花点时间、多走一点弯路。
然而,最讽刺的却是我们为规避麻烦,花的时间、走的弯路比解决麻烦的成本大多了。
这样的人简直太常见了:
本来花10分钟百度一下,就能掌握一些使用表格的技巧,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可还是有人在用自己的笨办法;
本来花20分钟给清理一下垃圾,就能让电脑运行速度更快,可还是有人不清理,宁可每天在无休止的卡顿中浪费时间……
很喜欢曾经看过的这样一段话:
“不论生活还是工作,总是一个麻烦接着一个麻烦,当你试图躲过一个麻烦时,另一个麻烦正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每个人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是否缺乏一种乐趣。与其说当我们省去麻烦的同时,不如也省去了很多乐趣。
生活少了太多的乐趣,最后过的日子不过就是前一天的重复而已,没有一点波澜、没有一点惊喜,想一想是不是很可怕。
百度文库也是处神奇的地方,查找麻烦一词,详尽举例其意,如下所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底下人道:‘小的见晚上时候,恐怕老爷穿衣帽麻烦,所以没有上来回,只说老爷在关上没有回来。’”
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瞿秋白《赤俄之归途》三:“我以前办过这事,那用这样麻烦。”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你到底干吗来啦?快说,别麻烦!”
巴金《利娜》:“你只要送钱给他,那么你虽然不信正教,他也会装着不看见,不来麻烦你。”
老舍《全家福》第二幕:“咱们今天就谈到这儿吧,我还会来麻烦你呢!”
沙汀《卢家秀》:“就是过后两天发生过一点麻烦。”
艾青《自序》:“当然,说真话可能惹出麻烦,甚至会遇到危险。”
其四曰:难对付的。
曹禺《雷雨》第一幕:“[鲁贵]:‘哼,她要是跟我装蒜,现在老爷在家,咱们就是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