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章节里我们提到了人类大脑有两套分析机制:没头脑的“机制1”和爱自省的“机制2”,并且要用“机制2”做好管控“机制1”的工作。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的观点,即便是有“机制2”的管控似乎也没有那么保险了,它也会和“机制1”一样让我们的判断误入歧途,这是因为人类倾向于进行“动机性推理”,即“人们有极强的天分说服自己接受自己想看到的结论,同时否认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真相。”
哪些东西会给我们带来干扰从而形成错觉或者是记忆扭曲呢?作者提到了人类的一种叙事的欲望,这是源于我们对模凌两可与随机事件的不适,这种不适感会在我们想给自己的生活一个理性解释的时候跳出来捣乱,生成我们自己觉得合理的解释。我们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哈姆雷特只有一个,他的所作所为在他那里也只有一个解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读者给出的解释绝不会脱离自己的人生经历。
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了解在当时可能还是很全面的,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人们的记忆也会被随之改造,你就无法记住这件事情的方方面面,你就会选择性地记住对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元素,剩余部分则通过自己的细节“编造”来填补,所以作者说“即便是你最珍视的记忆,也不能代表事情发生时就是那个样子的。”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叫做“想象膨胀”,就是先让人们想象一件事情的具体样子,再在稍后时间问及此事,他们就会倾向于相信这件事情真的发生过。比如你可以事先让一个成年人描述一下“用手打破窗户”的细节描写,稍后再问他本人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就很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过。但是如果没有事先的描述的话,这种倾向就会弱的多,这其实也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暗示会产生记忆扭曲,也会产生法律上的一种所谓的“误导性问题”。比如两辆车子相碰,然后让一组人观看当时的监控录像,并判断车子的速度。如果使用“接触”这个字眼,给出的平均估测是32英里/小时,如果用“撞击”代替“接触”的话,给出的平均估测就变成了41英里/小时,而这时显然可以指控肇事司机超速了,与第一种相比性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本节里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其它的会影响人们产生错觉或者是记忆扭曲的因素。比如“知识诅咒”(指在别人学习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或是在从事我们熟悉的工作时,我们会倾向于错估他的学习能力,使得学习花费更长时间);比如“后见之明”(指在事件发生后给出种种合理的解释,但从来无法给出相关预测性建议);比如“以假乱真”(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描述让人产生知晓感,从而达到与真实情况混淆的目的);又比如我们之前就提到的关于学习方面的假象,学生以为反复阅读了课本,认为可以毫无困难地流畅阅读了甚至是可以背诵了,便是对课本知识的真正掌握与理解,而这可能只是一种假象,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认知。
这一节的篇幅相对较多,但是内容无外乎都是围绕产生错觉和记忆扭曲的相关事例展开的,作者指出在后面的章节里会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帮助我们认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