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迷恋》原文片段阅读:
今天,你传播的每一件作品都面临三大敌人:注意力分散、竞争和商品化。在我的《世界如何看待你》(How the World Sees You)一书中,我把这三个致命威胁定义到你传播的方方面面——从团队会议到个人介绍,再到购买谷歌广告关键词(Google AdWords)。
这三个威胁也适用于品牌。
注意力分散:你的受众并没有集中注意力。
在我们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变得如此凌乱,我们极少能在任何时间专注于一件事。
我们好比被扔到"注意力短暂"剧场的门口,现在围绕我们的演出每天有5000多条市场营销信息,比联邦快递(FedEx)更快,比流行歌手更响亮,比迪士尼世界(Disney World)更大。
注意力时限缩短,反而注意力分散程度加深。对于品牌来说,唯一的防御措施就是通过吸引客户,来获得并保持其注意力。
竞争:其他品牌也后来居上,并且超越你。
在我们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相信要想竞争过对手,我们要做得比对手更好。我们需要更高超的技能,更优秀的选手,更完美的简历。但是当你的最好依然不够好时,该怎么办呢?当你花了很多钱开发的一款神奇软件,却毫无防备地被另一款软件打败时,该怎么办呢?
可能对方花的钱更少,软件更便宜呢?
更好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脆弱的。它可能一秒之内就被践踏得一无是处。尝试做得更好就像把公司置于仓鼠轮上,跑得越来越快——但是和其他人一样朝着相同方向——仅仅是追赶而已。更好是虚弱的。
与众不同才是王道。当你把自己从市场中区分开来,你从仓鼠轮走下来,再也不走循环之路。你仅仅回头望去,见证你的品牌在你身后的仓鼠轮子里引爆的狂热。
你面临的选择是: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追求更好。还是找到令你与众不同的特质,然后有的放矢。
商品化: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你与同类其他产品如出一撤,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你的专长是什么?没有专长吗?那你就可能成为一种商品而已。
如果是那样的话,你的麻烦大了。你就不得不降低价格,因为人们找不到付给你更多钱的理由。你就不得不花费更多钱来做市场营销,因为没有人谈论你或者推崇你。你就会被稀释成一团糨糊,成为最普通、最底层的分母,在这个落入俗套的品牌中很快就会被忘记的世界里,挣扎着获得一点关注。
I-我的理解
作者讲述了我们在传播自己的产品中面临的三个“拦路虎”:注意力分散、竞争和商品化,以及面对这三个拦路虎的解决之法: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与专长,即差异优势。
现在是信息洪流时代,信息获得太够容易、传达太过迅速,信息泛滥,人们的注意力在海啸般的信息包围之中,就难免变得稀缺,表现为注意力短暂、分散。
我们传播的产品要获得注意力,就必须参与日趋激烈的竞争,并在竞争中胜出。
但问题是,竞争太激烈了,我们还永远无法逃脱同质化竞争,要想胜出,就必须采取我们在初中政治课本上学到过的策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作者讲到一个很好的观点:更好这个概念是脆弱的,与众不同才是王道。
因为不管你多么努力去追求“更好”,永远会有比你“更好”的,所以我们必须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才能跳出老鼠赛跑这种越来越累的你追我赶的游戏。
现在是一个商品化高度发达的社会,拿微商举个栗子:几乎很多人的朋友圈微商都一抓一大把,如果你也打算卖个化妆品,如果没有专长、没有与众不同的卓越之处,人们凭什么去买你的化妆品而不是别人的?
即使你不做微商,至少你会有个工作,那你出卖的就是你的劳动价值。如果你的劳动不具备“不可替代性”,老板给你的工资(也就是你的劳动价格)就不会高,你还会有较高的被替代的风险。
A1联系实际
我在上一家公司刚开始做的是信息收集整理+会议纪要+帮助总经理写业务汇报的工作,对我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经过努力,加上我对自己细心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优势的运用,在我们部门做到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两年之后转岗到总公司的办公室,职位上看上去似乎是升迁,但失去了之后,我的职责却变成了行政性事务,可替代性很高,薪水也只涨了一两百。一年后我跟领导提出变更岗位,国企的人际关系复杂,领导没同意,我就辞职了。
我认为自己做的决策十分正确。第一,我无法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第二,工作挑战性太低,可替代性太高;第三,无法调换岗位,本岗位发展空间已经触底,多耗时间无益。
A2规划运用
我现在在做自媒体内容创作,面临传播力问题,主要问题就是今天作者提到的:注意力分散、竞争、商品化。
怎样去争取稀缺的注意力?就是提高我的自媒体内容的吸引力。怎样提高?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并且做到“专长”。
具体应用:1.根据自己的内容定位,查找同类竞争产品,研究它们的特性,进而提炼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2.抓住这个“与众不同”的特质,集中精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到专长,形成“差异优势”。
我相信做到这两点之后,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提高我的内容的传播度。
(我是爱读书的花悠然,好读书,读好书,跟我一起学以致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