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鲁如何到公卿?愿君无灾无难过百岁

首图来自网络


1.

四川九寨沟地震已过7日。前天(8月13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转载“星球研究所”的 《九寨沟会消失吗?》。

“一切磨难皆是修炼,一切毁灭皆是创造。”此文从4亿年前开始回顾九寨沟的历史,朴实冷静而又荡气回肠。文末作者引用了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作者还在留言中说:“地球不需要保护,人类才需要!”

对于这留言的前半句,我的理解是:不是真的不需要保护,只是对于天灾造成的美丽自然的改变,即便是天堂般的美景,也顺其自然吧。

那么后半句呢?人类最早的安全感,来自母体。离开了母体之后,如天地间之蜉蝣,如沧海中之一粟的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2.

8月13日,《战狼2》在上映19天后票房突破45亿元,跻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不管你喜不喜欢这部电影,不管它“燃”起的是爱国情怀也好,个人英雄主义也罢。至少有一点你无可否认:强大的国家给公民强大的安全感。

我想起了战国时期一个故事。

公元前262年,面对强秦的攻击,韩国割让上党郡以求和。

上党,位于今山西省东南部,春秋属晋,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上党地区亦被三家瓜分。

韩国上党郡百姓不干了。他们哭着骂着,韩王啊,我们敬你如父母,你却在这关键时刻不要我们啊。我们宁死也不归虎狼之秦。

上党郡守也抗命不从,带领军民誓死抵抗。

而最最让人没想到的是,被派去替代郡守的大将冯异,居然比原上党郡守更“激进”:韩国保护不了我们,我们去找邻近的赵国。宁可便宜赵国也不去秦国。他私下联系赵国,请赵国派兵接收韩国上党郡十七城。

赵国朝廷为此开展了激烈的辩论,年轻但不知道帅不帅气的赵王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还做了一个梦。梦里有“左右两色衣服”,有“堆积如山的金玉”,有人解梦象征残缺与隐患。最后,他还是要了上党。

没多久,为争夺韩国上党地区,长平之战爆发。

这是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惨烈的一场战争。伤亡人数,据史学家吕思勉推断,赵军达45万人,秦军至少25万人。

彼时,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韩国上党郡人口也才大约19万人。

当然,即使没有这个上党之争,历史的进程也会在别的故事中前进。秦国意在天下,那只是一个很好的借口罢了。

韩国之弱,将城池和百姓拱手相送;秦国“虎狼”之恶名,让百姓更无安全感。所以,借第三国抗敌国,多么具有讽刺性。

战国时期250多年的混战,多少土地,今天是这国的,明天成了那国的。

人生只在须臾一瞬。战乱中的生命,更是如蜉蝣朝生暮死。

这种情况下,国若再不强,民去哪里找安全感?

当然,我们大部分人都像薛之谦那样渴望世界和平,不想在战争中亲身验证这一点。

我们也相信世界和平是主流。


3.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5天后的南方周末发表了以《科学才是第一救灾力》为总的主题的系列报道。

4年后,在九寨沟地震发生大约13个小时后,“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深度文章写道:

“与汶川地震时的建筑抗震等级要求完全不同的是,九寨沟在‘5·12’地震后,房屋建筑的抗震等级设计为8级。”

“民政部出具的地震快速评估也显示,9度烈度区土木与砖木结构房屋比例分别为15.71%、78.57%。”

科学防灾,科学救灾,是南方周末作为深度观察媒体的独特视觉,也是民众应该享有的安全感。

我想起另一件事。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D3115与D301动车在浙江温州附近发生追尾坠桥事故,伤亡惨烈。

这是一个让全国震痛的夜晚,也让一家企业彻夜难眠。因为,当时该企业共有来自所属不同单位的200多名新员工刚参加完总部统一举办的新入职员工培训,于当天分批返回。但是具体有几个员工在事故动车上,一时谁都说不清楚。

22时许,地处与温州市交界区域的下属企业,应上述企业安排,派出第一批应急救援人员赶往现场。后方,该企业同步开展人员信息排查。

多渠道排查,无数个电话后,他们很快确认了这样一些信息:有12名新员工在出事动车上,其中4人受伤;其中6名员工在温州当地医院,另6名员工被安置在温州一家宾馆。

救援工作由此更精准地展开,救援善后人员也分批前往温州。

“之所以能在最短时间内联系上这么多学员,是公司前期对学员参加培训的组织工作做得比较细,使得学员与培训中心之间,学员与各单位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日常联系紧密,才能在短时间确认每位同志的安全情况。”后来总结这次救援经验时,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说。

在政府组织的统一救援的同时,该企业组织了精准救援、该企业在当地的兄弟单位也给予了大力支援,所有受伤员工,包括一名当时心脏位移的重伤员,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援、救治以及后续的心理康复。所有员工均平安分批返回家中。另外,所有员工的证件、证书等行李也都完好无损。

我采访过这则新闻事件。6年之后的今年,前一段时间,我到与温州相邻的一个小城,就另一个主题采访该企业下属单位时,遇到其中的一位员工。

他告诉我,他当时不在出事车厢,所幸没有受伤。但是事故惨状和单位的救援,他是亲眼所见的。本来那个小城单位由于太过偏远、各方面条件不如意,有的人待不住想走,也曾影响着外地籍贯的他。而他终究觉得,命运已待他不薄,这是他和这个单位的缘分,便安心留了下来,并在第二年成了家。

这应该可以说,是一个组织给予的安全感吧。

不过,你得先有一个这样的单位(组织)。


4.

李文星因家庭贫困没有考研,却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误入传销组织而不幸遇害。

每年到现在这个时间段,都有贫困学子因学费而焦虑乃至痛苦。

对个体而言,财富应该是最重要的安全感之一。

我的微信订阅号里,某地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前几天跳出一条信息,标题是“助学贷款,‘贷’您赢未来”。

“经过8年努力,我市联社累计发放贷款0.94万户,贷款金额1.61亿元,贷款总户数及贷款总金额均位居全省农信系统第二,有效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

现在的助学贷款免担保,比我上大学时简单多了。

简单的背后是更多的尊严,不用你去各种证明你有多穷,各种证明你以后一定会还。

10多年前,在毕业的头两年,每月从1千多元的工资中存下4百多元,每季度还一次助学贷款,一直持续2年,然后换回“两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半苦逼,一半自豪。

如中国科技大学隐形助学,用“科技实现人文关怀”,而助学贷款也用特有的形式保护寒门学子的尊严。贷款人用的是自己未来的钱,比求爷爷告奶奶去借钱,不知道强多少。所以,这里要感谢当年的宇宙第一大行。当然,这首先是国家的政策好,国家财政在贴息。

去年单位安排的体检,我近日才得空去做了。加上个人自费,超过了一定费用,便获得了那家体检中心的VIP资格。专人全程陪同,有专门袋子和一次性床垫,各种流程秒等即可。虽然这与富豪动辄上万、数万以及我想象不到的体检待遇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已足够让我这种工薪阶层受宠若惊。

金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资源的流向。

资源,对于以好多个零乃至1个亿为小目标的富豪来说,是享受。对于平民来说,就是安全感的所在。比如医疗,比如教育,比如住房。

甚至是——活着的机会。

电影《2012》里,诺亚方舟只给人类3万个名额。你如果能支付10亿欧元的费用,你就有名额。

不过,电视剧《心术》也告诉人们,治不了的病,给医生1个亿,他也帮不了你。

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

最近,一个大学生因为家里每月“只给”1200元生活费而怒怼亲妈。这不是缺乏安全感,这是要把自己的面子,或者享受,建立在家人的痛苦上。

以掠夺他人建立自己的安全感,有的个体是这样,有的组织(包括国家)也是这样。


5.

人们看病喜欢找主任,有问题要找专家解答。《2012》里,诺亚方舟也给有关人类延续的各个关键领域里最杰出的人才,留了座位。不需要付钱。

物质基础不够?才华就是最大的财富。

苏轼,不仅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还是水利专家,美食大家,服装设计师。放到今天的环境里,他不用当官,他可以是最会做菜的词人,诗写得最好的服装设计师,等等。开个微博或者公众号,分分钟粉丝上千万。

有一段时间,我常梦到自己回到大学读研。

睿智的大姐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在一些事情上的痛苦,其实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自己何止不懂水墨,还有很多都不懂。

当外在不能给你安全感时,当才华不足以支撑时,能怎么办?让内心强大起来吧。

比如,你想想东坡先生,虽然他不是普通人。

本文开头引用了《前赤壁赋》,苏轼还有一篇《后赤壁赋》。

两篇分别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夏秋。那时,正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第三年。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于同年春,被誉为“坦荡之怀,任天而动”。

从43岁开始,遭诬入狱受酷刑折磨,数次险被杀头,之后被贬黄州,受召还朝,自求外调,复受召还朝,再被贬惠阳,又流落儋州,再被召还朝。最终,卒于北归途中,享年65岁。

命途如此多舛,如果没有豁达的心胸、强大的内心,苏轼如何能写出那么多好豪放豁达的诗词,拯救自己,更鼓励鼓舞后世千千万万不得意之人。

不过,即使拥有这么强大的内心,他也写过这么一首特别的七言绝句: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洗儿诗》)

这是公元1083年9月,苏轼在第四子(苏遁)的洗儿宴(类似于满月酒宴)上所作。看似简简单单的28个字,被后人解读为充满感慨、自嘲、讽刺、祝福等复杂心情。

我个人倒是觉得,既然他已能写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那么,在这么一个喜庆的日子里,我倒宁愿理解为,一个父亲的心情应该是对儿子的祝福多于政治愤慨——但愿你大智若愚,一生平安、富贵。


6.

然而,命运弄人。次年,即公元1084年7月,苏轼离开黄州(今湖北黄冈),奉诏赴汝州(河南汝州)就任。然而,由于旅途劳顿,幼儿不幸夭折,未满周岁。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无需任何文采,诗人这一句就让人潸然泪下。

公卿富贵,功名利禄,在生命和健康面前,一文不值。

据网上的信息,截至8月13日,九寨沟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

25人中有一对夫妻。其中的父亲在遇难前砸碎车窗,推出儿子。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先跑到Chinaren校友录(那时尚流行的社交媒体)上去了解老家在四川的同班同学的情况,后来又到超市买了手电筒、饼干、矿泉水等物,备在床头柜上。买的是那种充电式的手电筒,后来就坏了,扔了。

昨天(8月13日),QQ空间通知我“历史上的今天”也就是2015年8月13日,我发了一条说说:

“5天4夜!突然很感动有木有!仿佛从古代穿越回到文明时代!抢修人员辛苦了!”

再往前,2015年8月10日:

“这段日子里,有窘迫,更有感动!隔壁80岁的老人家给我家小宝宝送来至少5壶水!谢谢!”

再往前,2015年8月8日:

“又现十年前‘龙王’般台风洪涝!又是四周水深过膝盖!”

……

最近,小区门口一直贴着这么一则“通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愿所有好人一生平安,无灾无难过百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