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吊脚楼”......
我们心目中的湘西,似乎总也离不开这些田园式的片段。真实的湘西不缺少这些元素,但是远比它们所构成的人们心目中的图景更独特,更丰满,也更辽阔。
真实的湘西,藏了太多秘密。
01 这里,沿袭巫楚之风
湘西位于湖南境内,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又以雪峰山为屏。
三山围一角,湘西独立成一个整体,与外部世界隔绝。
人们对湘西的一知半解,不得不说,与偏僻的地理位置是有关系的。
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生活的落后,也让文化迭代更缓慢。
除了过去“赶尸”这样原始神秘的风俗,楚文化中的一部分古老习惯,依然强韧持久地扎根湘西人的生活。
如今唯湘西一带尚能够看到楚文化中的重要源流——巫风。
首先是傩戏。又称鬼戏。源自商周一种祭祀活动。
安徽,江西,四川,贵州,陕西各地都有傩戏。湘西的傩戏受巫风影响则更为激烈。
傩戏里有一项技艺——上刀梯。
十米高的杂木杆,插上36把钢刀,刀刃向上,苗老司从第一把刀开始,一节一节往上爬,一直上到最顶端,然后在上面表演一些绝技功夫,并吹动三番牛角号。牛角号吹响,表示法事成功。
还有“下火海”,下火海也是傩戏里的绝技。
足有五米长的火坑里,堆着烧得通红的木炭,做法事的老司赤脚走在火炭上,穿过火堆,一双脚安然无恙,看的人却是惊心动魄。
巫楚文化深入湘西,影响着湘西,成为这方水土这方人的生命组成。
这里是原始力量异常充沛的乐土,遗世独立,生活太平。除了苗族,仍有土家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在此聚居,保持着各自的古老传统。
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这里生活简单,淳朴,遍布缺陷,却如希腊的诸神世界一样溢满原始的力量与光芒。
这即是一种“不开化”,又是一种“不开化”造就的美。
02 这里,守护着文化遗产
在湘西藏着的另一种美——对民间文化遗产的守护。
当我们在努力追赶现代科技,逐渐遗忘某些传统文化产物时,在湘西的老一辈手艺人,忙时劳动,闲时手作。从衣物、食物到用具、曲艺,传统手工艺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过程中,始终坚定生存着。
湘西,也是民间文化遗产扎根的角落。
凤凰草木染。一种用植物染料给织品上色的工艺。
《芙蓉镇》里的胡玉音,《边城》里的翠翠,以前的湘西姑娘都爱穿一身蓝白碎花。蓝白之间表达着沉淀数代的湘西人的审美。
随着时间的流逝,电脑印染逐渐取代手工染布,全国各地的草木染手艺人零星可寻。
而湘西的山水褶皱里,依然隐藏着N多“最工者”草木染手艺人。“物”是风土的产物,大概只有这样纯粹、质朴的山水,才留得住这样纯粹的蓝吧。
苗银。苗族的文化符号。
全国第一批仅有的两大国家级苗银传承人,其中一位传承人就在湘西。
苗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消失的步伐迈得太快,然而湘西的老手艺人从未停止为了做出好的苗银,长长久久的专注苗银手艺。
傩戏面具。
似乎再微小的事物,只要到了湘西,都能被这里的人们变得神秘而艺术。
制作一张傩戏面具需要三个月。或温顺,或阴森,或扭曲的傩戏面具,除了神之外的身份,也可以在傩面具上看到湘西手艺人骨子里的韧性。
还有花瑶的挑花手艺人,土家的织锦手艺人,侗族的芦笙手艺人...…。
无数古老少数民族聚居的湘西大地,闪耀着智慧与匠人之美的手艺人给了我们了解湘西的线索。
某种意义上,我们有多了解这片土地上手艺所表达的固守与变迁、时间与耐心,就有多了解这片边陲之地的内在。
03 真实的湘西
湘西这地方,贮积了太多秘密,于是变得没有秘密。
人们只记住了愿意记住的某一个印象,这些片段式印象形成了一种语焉不详的暧昧与空白。空白之外,便是足以让人心生敬畏的辽阔的真相。
站上湘西大地的高处,俯瞰这座与世隔绝的城镇。
这里高山环抱,河网密布,坐落这片地域的十余古镇,或傍水依山而建,或隐于大山深处。人们安于一隅,靠山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多数湘西人的生存状态。
这里也寻求一种变。与汉文化融合现代化的变,日新月异,却也守护着民族文化里的传统。
当人们以为湘西独有荒僻落后时,这里早已摆脱“不开化”的标签,焕然新象,民风淳朴。
当人们又以为湘西只剩过于浓厚的商业味道时,这里的广阔隙地仍藏着最纯粹,干净的景致。
这里,以山为骨以水为魂,有民族的,有传统的,有歌,有酒,有热情,有率真,有古朴,有创新....。
这样丰富美妙的湘西,始终是充满魅力的,
这样的魅力沁人心脾,深入骨髓。
在阅读湘西的过程中,每个观看者能够看到的风景其实是极其有限的。
就像一幅画,一层一层叠加渲染而成的景致,你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才能审读它的美。
然而,正是这有限性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
对于那些模糊的未知之地,不可失了探索之心,与宝贵的想象力。因为,世界很大,大得足以令人生畏。
真实的湘西,藏了太多秘密。
-完-
公众号:文化予风物
公号签名:应见山川河流,人间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