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赴宴已经是常事了。
比如定婚宴,结婚宴,回门宴,生孩子了就有做九宴,也有做满月宴,还有做百岁(百天)宴,寿宴,生日宴,等等,人从一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一生不知要赴多少和过多少次宴了。
像这种满满的喜庆,充满亲情,友情的宴席是一定要参加的,不管随礼金是多少,约定俗成,道喜,贺喜,凑个热闹,混个人缘,也是人之常情。
我一个同事加朋友关系的老兄,在国外工作的儿子,三十大几的人了,终于同相恋八年的高中同学在去年走进婚姻的殿堂,今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真可谓喜上加喜。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结婚生子,皆大欢喜。这下可高兴坏了这老兄两口子,从小孙子生下来,就请假在家忙得不亦乐乎。为此还请了月嫂,小孙子早产,须特别加强护理和照顾。
我们这儿的风俗是生孩子后九天做九宴,至于说为啥要九天办家宴呢,问了老人们也无准确答案,只是说这是这的风俗。而且生了孩子第三天,女方的娘家人,及男方的至亲属们都要来小贺一番,一般先是提上鸡蛋和红糖。看看母子平安了,就商定做九宴的事。如果新生儿身弱或有恙,以孩子为重,待母子都健康了,再做双九宴。十里地改规矩,中华传统民俗丰富多彩,有的地方流兴做满月宴,还有的地方做百岁宴(一百天)。十里不同俗,应该说是国人的智慧吧,一切以人为本,母子健康是第一位的。这个做九宴到底有啥讲究,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两重意思,一是亲戚好友送黄米,红糖,鸡蛋,小儿日用之物,有共养之意。也叫米汤宴,为客人摆上宴席同贺道喜。二是九朝之喜,亲朋好友共贺添丁添喜送上钱物以示庆贺。办上几桌宴席,庆贺一番。总之,民俗的出处彰显出人丁兴旺的中国大家庭传统习俗。
这个老兄,为此把做九宴一下推迟了三月,干脆做个百岁宴。亲朋好友一通知,众人都欢喜道贺,即日准时赴宴。宴席安排在市里一大饭店二楼,礼桌摆上,执事客到场接待客人。从上午十点到中午十二点,客人陆续到齐,入席就坐。八人一桌,按宾主入席的雅间按排就序,家客和亲朋邻里在大客厅就坐。清点酒宴桌数,准确报出数目给饭店大堂经理,就开始上菜了。一般事先都是预计好宴席数,再备上几桌,以防漏桌。
我邦这老兄跑前忙后,接待安排客人入席,最后听老兄说客人基本都齐了,就撤了礼桌,清点礼金数目,看与记帐是否对的上。一切停当,把收的礼金交给主家。一行执事客入席事先备好的雅间,这时酒菜已经基本上了有一半之多,我们这邦人入席自然较晚,因先要安排好客人入席。现在比过去省事多了,过去的那些年代,物质匮乏,随礼的亲戚朋友都是提上一篮子鸡蛋,一包红糖,还有的加上小孩子用的衣物,这些东西都要一一在礼单上记清楚,以便作日后主人家还礼的凭证。忙的一群人不亦乐乎,有的还要把娘家人抬的大礼盒的东西都要展示出来,看娘家人给母子的礼物厚薄,以显示女方娘家人家境的殷实与否。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话幸福,物质上极大丰富,这些繁琐的事情好办多了,都是用礼金代替了。所以,不管是城市乡村,办九宴进行都很快,客人一到,付一份礼金,入席落坐,吃着喜糖,嗑着瓜子,基本上中午十二点半就能准时开宴了。
这老兄把小孙子也抱到饭店,让亲朋好友们都来道喜。虽说是早产,现在的护理条件很好,从刚出生的不足六斤重,三个多月长到十二斤的大胖小子。亲戚朋友见了是人人欢喜,吉祥道喜之词不绝于耳,一番喜庆氛围。
八百八一桌的宴席自然是鸡鸭鱼肉虾一应俱全,凉热菜汤罗列满桌。我们一桌八人,相互敬酒,推杯换盏,风扫残云,爱吃的不喝酒,爱喝酒的少吃菜,一番热闹互劝,两瓶五粮春就喝光了。刚好上鱼,主人家开始倒酒谢客,一番谦让,宾主碰杯喝酒道喜。自然是皆大欢喜,喜气盈庭。热菜上完,共八凉八热两汤,最后四个扣碗,一盘馒头,酒席就已到了尾声。一般情况到这时基本客人都开始撤了,可这四个扣碗一般都有一碗红烧扣肉,确是美味可口,用一个馒头,夹上一两片肉,再夹些梅菜,坐席吃桌不管喝多少酒,这一馒夹肉是百吃不厌。
酒足饭饱,离席回家。主人站在饭店门口向客人们一一道别,一场传统的喜庆做九宴圆满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