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身为红楼梦的第一主人公,作者好多观点借用贾宝玉的视角表现出玉身上也难免有作者的影子,那么,宝玉的视角,是不是完全代表作者的视角?宝玉的性格,行事,是不是完全代表了作者的价值观?是不是完全代表了作者写作时的价值观?
红楼梦开篇即言,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又文中宝黛初会一回中有两首《西江月》用来写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大多解释为明贬实褒,然我以为未必是褒扬,应是真的有自愧自悔在里面。
其实贾家即使没有党派之争,渐渐衰落也是必然之事,贾家文字辈的人里面,已无人才,唯有贾政,守成尚可,贾赦完全是个败家子,贾敬完全不理俗世了。而到了玉子辈,连个守成之人都没有了,贾珍也是贾赦之流,贾琏虽非赦珍之辈,却也无大才,唯一个贾珠不错,却又早逝,宝玉聪慧,却无心仕途,若探春是个男子,或可支撑门庭。玉子辈实际在支撑家族荣耀的只有元春若元春一倒,贾家再无法支撑。
然则贾宝玉身上虽然有很多难能可贵的品质,比如尊重生命和人权,博爱,真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贾宝玉对女孩子们的纵容,在他看起来是一种欣赏和保护,但是给对方带来的是什么呢?宝玉改变不了大环境,甚至他连贾府乃至于怡红院的环境都改变不了,决定不了,这种纵容看似是一种爱,但是给对方带来的未必就是好运。比如芳官,芳官年龄很小,又因为之前唱戏并没有吃过什么苦,所以性子活泼散漫,因为宝玉的宠爱和纵容,芳官做事说话很放肆,跟大观园的妈妈们小丫头子们起冲突,甚至跟赵姨娘动手。但是贾宝玉能护她多久呢?几年?最后的结果呢,是被撵出府,这还是因为王夫人比较仁慈,若换成邢夫人,可能直接就是卖出去,但是在这种时候,贾宝玉可能护得住她?贾宝玉可敢开口替她说一句话?同样的还有晴雯,晴雯当时在老太太身边的时候,因为贾母比较喜欢她,贾母也比较纵容她口齿伶俐,但是贾母绝对护得住她,至少贾母在一天,就能护的住她一天。再者,贾母再喜欢哪个丫头,也不会逾越了规矩,因此,晴雯在贾母身边的时候能得贾母喜欢,那也是晴雯必不会逾越了规矩。晴雯和贾宝玉顶嘴吵架,最后还是贾宝玉哄她,看似贾宝玉对她很好,但是晴雯被撵出去,贾宝玉可敢多言一句,晴雯至死,贾宝玉又能为她做什么?乃至四儿,金钏,在宝玉而言,不过是和她们调笑两句,在她们而言,就是死罪。她们也都的确有做的不对之处,也有自己的性格缺陷。但是,罪不致死。且,就金钏而言,若非宝玉轻薄亲昵在先,她也必定不会说后面的话,然而被王夫人发现以后,王夫人反手打了金钏一巴掌,宝玉是什么反应,一溜烟跑了,这分明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任性的小孩子的行为。至金钏死,宝玉可有给她求一句情?宝玉能为她们做的,是在晴雯死后写一篇芙蓉女儿耒,在金钏的生日上柱香,这放到古代来讲,当然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别说对方是个丫鬟,就算是妻子,也足够算作深情了。然而我却十分看不上这样的深情,这让我想起一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长生殿。杨玉环的死,固然自己有责任,主要责任在谁呢?李隆基,身为一个帝王,守不好自己的江山,身为一个男人,保不住自己的女人,只是在杨玉环死后表达自己的追思和深情。黛玉,宝钗,探春,看似没有宝玉更疼宠身边的丫鬟,然而她们也能保得住身边的人,很典型的一个对比,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探春作为一个庶出的姑娘,能站出来挑战权威,维护自己的丫鬟。然而宝玉没敢为自己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求过情。
这些人里面,袭人是真的很聪明的人,从不势宠生娇,这些丫鬟里面,宝玉最宠爱的应该算是袭人,反而袭人很清楚贾府的生存规则,很懂得社会的生存规则,从不肯轻易得罪那些婆子妈妈们,谨言慎行,不让别人抓到把柄,她知道那些人的可怕,所以抄检大观园以后,大观园往外撵人,只没有袭人和麝月的错,因为她有王夫人的信任,并且平时行为谨慎。袭人是聪明人,她很清楚想长久的留在贾府只抓住贾宝玉的心是不够的,她非常有眼光、魄力,她选择的靠山,不是贾宝玉,不是贾母,是王夫人。贾宝玉并不喜欢袭人劝他的一些话,也并不认同袭人的观点,反而是这样一个人,才能安全的呆在他身边,因为贾宝玉,对于女孩子们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保护神,他只是一个单纯、善良、不知人间疾苦的孩子而已。
文中“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次,贾宝玉想要护着蒋玉菡不被忠顺王的人找到。可是他从来没想过,蒋玉菡也与北静王交好,北静王都不愿意与忠顺王府对上,宝玉有什么能力与忠顺王府对上呢,他没有想过他与忠顺王府对上,承担后果的会是贾氏一族。林黛玉说,你以后可都改了罢。宝玉说,再别说这样话,为了这些人,死了也是愿意的。这样的赤诚之心和感情的确难能可贵,但是结果如何呢,死的是金钏晴雯,被抓的是蒋玉菡。
贾宝玉深恶功名利禄,只愿意迷醉在自己的富贵温柔乡做他的绛洞花主,可这温柔富贵乡是怎么来的?是宁荣二公无数军功,用鲜血换来的。从这点上来讲,其实贾宝玉就是个任性自私的孩子,他很聪明,资质很好,他是宁荣二公唯一看好的一个子孙,宁荣二公托警幻仙子警醒宝玉,想要保住贾氏一族的传承,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宝玉并不愿意去背负家族的重担,不愿意为了这个家族去努力。可有人会一直会为他守护他的富贵温柔乡吗?贾宝玉是荣府唯一一个嫡孙,且他再无爵位可袭,他并不愿意想以后怎么办,只愿意在自己的富贵温柔乡沉醉一天算一天。所以,我相信,宝玉流落街头的时候,遁入空门的时候,想起年少的自己,是真的愧悔,而非褒扬。
贾宝玉深恶仕途经济,是不是仕途经济就是不好的,作者是不是也认为仕途经济就是不好的,应该抵触的。有一次黛玉对他说,我这几年冷眼看你们家,真是入不敷出。宝玉竟道,管他们呢,总短不了咱们两个的。黛玉虽然看起来和宝玉的性情相投,从不劝贾宝玉仕途经济的话,但是黛玉也是不愿意去想不去想这些吗?黛玉也深恶这些吗?首先说理家俗务,和人情世故,林黛玉是很通人情事故的,并且很善于理家,林黛玉一进荣国府,跟贾母的对话,跟邢王两夫人的对话,可谓滴水不漏。她后来性情高傲,说话尖刻,也并非她不会圆滑,是不愿意而已,也因为贾母的疼爱众人的包容,她可以不用那么圆滑。黛玉虽未理过家,但她理家的才能是被王熙凤夸奖过的,王熙凤有一次和平儿议论园里的人的理家才能,王熙凤说: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到好,只是都是亲戚,不好管咱们家的事。且文中还有一次林黛玉赞探春的理家才能和为人。所以林黛玉并非和贾宝玉一样不懂且讨厌俗务。再有一点,林黛玉是不是和贾宝玉一样深恶仕途经济、功名利禄。有一次史湘云劝贾宝玉上进,贾宝玉有一句话说,林妹妹可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说过,我也早和她生分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此之前林黛玉从未劝贾宝玉上进过,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林黛玉也深恶仕途经济呢,这只能说明林黛玉很了解贾宝玉的性格和思想,林黛玉没有去劝谏和勉强贾宝玉去做他不喜欢的事。书中痴公子杜撰芙蓉耒一回,宝玉和黛玉推敲完文字,黛玉说宝玉,快干些正经事去吧,所以,可见在林黛玉眼中,贾宝玉干的这些,并非正经事。黛玉又对宝玉说太太打发人来让你明天一早去大舅母(邢夫人)那边,迎春可能是定准人家了,让你们过去。宝玉并不愿意去,宝玉说,我身体还不舒服着呢,并不一定会去。以黛玉对贾宝玉的了解,自然知道这身体不舒服只是不想去的借口。黛玉说,又来了,我劝你把脾气改改吧,一年大二年小的……虽然黛玉并没有说完,但是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了,她认为贾宝玉年龄已经大了,不应该像个孩子一样不去经营接触人情世故,仕途经济。
所以,我认为,若真的贾宝玉身上有作者的影子,那么作者通过贾宝玉想表达的也是一种惭愧悔恨,惭愧自己无才可去补苍天,悔恨自己从未去努力过拯救自己的家族,拯救自己的亲人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