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了一位中医教授,专业是针灸。有意思的是他用现代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甚至研发替代针灸的药物,实在令我震撼佩服。
但是我好争论、爱质疑的性格又冒了出来,我说:“您的研究实在令我佩服,但是如果我家人、朋友生病,我不会推荐他们去看中医”。教授问为什么,我答到:“因为我不知道那个中医院靠谱,也不知道那个中医有水平,更无法评价那个方剂有效”。教授哈哈一笑,今天你认识了我,这些问题都解决!
我沉默了一下,说“您不觉得认识您这样的教授才能解决推荐看病问题,不正是中医药存在的问题吗?”
我们接下来聊了很久,我认为中医作为经验科学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大的发展,这是不可思议也是中医没落的根源;教授的观点看法代表了大部分中医药科研工作者,认为中医药理论体系几千年形成后非常完备了,不可能再发展,现在做的研究工作只能验证传统的理论体系。在我们讨论过程中,教授也讲了很多验证不下去走入死胡同甚至得出悖论的结果。
所以我坚定了中医等传统医学必须要发展而不是只是继承的观点。
我自小身体孱弱,俗话说久病成医,在大学时就学了生命科学,涉猎过不少中医、宗教、神秘学的书籍,甚至一度打算考中医研究生。在看书的时候,就经常憧憬想象:为什么古人会想到天人合一?奇经八脉古人是怎么发现确定的?阴阳五行又是怎么和人体联系起来的?为什么神农尝下百草就知道药性?发展这些理论的古人他们该是多聪慧而神秘的存在?他们遇到了多波澜壮阔的事件啊?想想这些真的很激动,激发了强烈的探寻其根源、揭秘健康长寿秘密的斗志。
然而,多年过去了,年少时憧憬却被经年的生物技术工作击破,也对中医日益没落、负面新闻不断而伤感。
谈到中医必论继承,继承古法、古方、道地药材,殊不知古代圣贤经典其最重要的价值不是其中的微言大义而是他们是怎么形成的,教会我们怎么前进。古人在古代研究出造船之法以渡苦厄,今人只想坐着祖宗造的船上(如今已四处漏水)风雨飘摇,依稀听到祖宗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捶胸顿足:我留给你们的不是船啊,甚至不是造船之法,是不断创造的精神啊!
让我们回过头看看法是什么,精神是什么。传统医学的形成与先秦百家争鸣关系密切,其理论来源于哲学、宗教、物理学、天文地理、动植物等等;又通过仔细观察,大胆假设,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逐渐形成自洽体系。最重要的是医家开放的心态兼容并蓄,吸收当时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同时又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大胆创新,不拘泥古法。
继承传统医学就是应该保持开放创新的心态、广泛学习应用各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才是传统医学留给现代的最有价值的礼物。
若想发展传统医学必须要先革“传统”的命,不要定位于传统医学,而是定义为发展医学。首先要奠定发展医学的基础理论才行,“大”可以从哲学、现代物理、天文、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更新发展,“小”可以从基因、蛋白甚至更微观的水平研究。既能具体而微,又能宏观统一。比如说天人合一,那就要研究下宇宙和人体有怎样的联系?我们可以怎么应用这些联系。比如固本扶元,和PD1、细胞治疗改变体内免疫状态和其相似。
如果能做到这上述的研究,又何必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呢?
本文前面提到针灸方面的研究基于针刺穴位后可以引起气管平滑肌的伸缩,通过研究找到了引起变化的特定蛋白,解析了蛋白结构,找到了特异性靶点,设计出了靶向药物,真的特别棒!我的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针刺会引起蛋白表达的变化?深浅、手法、不同的针、不同的时间有区别吗?为什么?想想就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