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出生到现在有三十年都是居住在这条老街上的,虽然许许多多的老面孔已经不见了,出现了很多新面孔,但是,不论世事如何沧桑变化,科技如何突飞猛进,经济如何迅猛发展,外面的世界如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条老街依然故我,慢悠悠的生活、家长里短的邻里关系,街道上密如蜘蛛网的电线,还是和我们小时候一样。不过满街的手动麻将的声音换成了机器麻将的声音,泥泞的小街几经翻修成了水泥路,老城墙垮塌了又修建,屋里还是时不时有蛇、鼠、蜘蛛、壁虎光临,蟑螂也是居家良友,在夜间成群结队来串门儿。就是在这条老街上我看见了许多的人情世故,那些老邻居的脸孔常常浮现在眼前。
张叔工厂倒闭后就一直赋闲在家,亲戚朋友们给他想办法开个小铺子买点小东西,可是,他觉得自己堂堂的老大学生,干这种事情太没面子了,他宁愿成天打牌也不去干这种抛头露面的事情;后来亲戚又在一个工地上的食堂给他谋了个厨子的差事,他干了几天便甩手不干了,因为太热了、太辛苦了,他干不下去了。养猪、喂鸡等花精力、耗体力的活儿他更是不会去干的。当他所有的亲戚都发达了,也都想方设法拉他一把,要钱出钱、要力出力,但是,他依然只是扶不起的阿斗,总是满足于现状、不愿奋斗,周围邻居都起了新房、换了面貌,而他还是那套旧房子里靠着国家的扶贫救济过活。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的局限,人生的悲哀罢了!
这街上有一家靠小买卖发家的殷实户,家里有个儿子,刚生下来时额头饱满,面带红光,家里人认定他是光宗耀祖之人,把所有的希望就寄托在他身上,他自己也非常有志气,立志读清华北大,一般的大学他也并不放在眼里。第一年高考差三十多分,复读后还差五十多分,还在继续复读中。明明考上了一类本科,就是因为上不了名校而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承受高三的煎熬,这又何必呢?为了他上学,一家人省吃俭用买了学区房陪读;为了实现目标,他成天辗转于各个辅导班。这人怎么就“一根筋”,考大学就如乘火车,不同的大学就像是火车上的卧铺、硬座、站票等等,不论怎样的方式,都是可以读书的,你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心性,悟得人生真谛。这和你在哪所大学、是否为名校没有必然的联系,和你自身的勤奋、努力、悟性密切相关。何必执着于名校呢?北大的高材生不也有出来了卖猪肉的吗?前些年同济毕业的医学生不也分配我们这儿最偏僻的乡镇卫生院吗?我们真的需要清醒地认识追求的虚妄,生活的苦难,不必苦苦追逐一些并不属于自己的名利。
这街上还有位教育局的老人,当初他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女儿读了名校,但是,当女儿毕业后,他父亲已经退休了,想回到家乡参加工作。只不过,有些时候,比个人实力狠的是人情世故,比普通公务员关系硬的人又多的是,此时的老父亲无权无势,如何能为女儿谋得一份好的职业呢?于是,他殚精竭虑后,眼巴巴地望着女儿远走他乡。即使后来女儿在外面混得不好,一个人苦苦地打拼,他也坚决不让女儿回来。女儿在外面还会让死要面子的老父亲留一份念想,他还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夸夸自己在外的女儿事业上的成就。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往往能够看到社会的无情、现实的残酷。
在这条老街上生活着许多受歧视、受凌辱、穷困潦倒、命运不济的“小人物”,他们往往被视为“鞋子”、“老鼠”、“给别人擦鞋子都不如”。难道我们生而就是“小人物”,就应该活得悲哀、低到尘埃里去吗?社会上又有哪个又不是“凡胎肉身”呢?你我皆凡人,没有什么三头六臂的人,即使是“小人物”,我们也得活出人生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