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客
今晨读了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重点给孩子们一边赏析这首诗的诗意情怀,一边分析了一下这首诗的构思逻辑,写作顺序。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我说写诗可以很简单,写作也可以很简单,不过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而已。看到西边山上的太阳光忽然就落下去了,便写“山光忽西落”,看到东边的月亮渐渐升起来了,倒影在水池里,便写“池月渐东上”。
是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是。但是又不是。为什么?因为作者看到的很可能是很多东西,为什么就只选择了写太阳和月亮?因为这两个东西可以表达时间。为什么首先要表达时间?因为是要写对朋友的怀念。白天可能在种地除草,工作很繁忙,人心很躁动。到了傍晚,闲了下来,静了下来,就更容易怀念朋友了。
而且“山光”和“池月”,“忽”和“渐”,“西落”和“东上”,这每一组概念都是互相对应的,这两句话也是互相对应的,一对应起来读起来就很朗朗上口。而且看上去漫不经心,自然而然,但是又境界开阔,清新脱俗。
所以,人人都有眼睛,都会看到很多东西,但是选择写看到的什么东西,却很关键,那体现着作者的心境和写作时的构思与逻辑。所以不同的人哪怕在同一个地方,各自关注到的东西,都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哪怕关注的是同一个东西,关注到的方面,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多时候,诗文一开篇,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写作功底了。文如其人,诚哉斯言。
所以建议家长多思考怎么给孩子在做人方面做好榜样和引导,建议能过来和我们一起晨读的同学都过来晨读,因客观原因过不来的都尽量自己在家晨读或早点去学校晨读,而且一定要晨读经典大书,不要只知道读课本。可还是有很多家长并不当回事,学生就更不当回事。又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常迟到习以为常。这样的心态做人、生活和学习,能写出什么好文章?
于是有同事建议,教学生们每个单元的主题背几篇范文,然后学会基本的遣词造句,能提高考场作文得分,就够了,家长们就会非常满意了。其实对基础差的无法提笔的少数同学,我们后续会强化这些基础训练。然而这些不是学校每天上语文课都在做的事情吗?为什么这些孩子就这么困难呢?原因不在没讲,而在他们根本就没听,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他们中很多,满脑子都只有每张图片上都画着面目狰狞的恶鬼的“植物大战僵尸”。甚至上课都在偷偷摸摸搞来搞去。他们一看到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就围了过去,看那眼神恨不得钻進游戏机里去。
所以很多孩子小学的时候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貌似“比较听话”,一到脱离父母的中学阶段,就“叛逆”了,一到更自由的大学阶段,就彻底的迷茫与堕落了。从小家长没啥管教的,特别是很多留守儿童,小学时就快无可救药了。不是很多留守儿童小学时就开始犯罪了么?这样的孩子到了中学,绝大多数轻则叛逆放纵,浑浑度日,重则无法无天,为所欲为,自暴自弃,迅速走上堕落犯罪、死不悔改的不归路。
不要觉得这是在危言耸听,稍微分析一下现在的中学生犯罪新闻,就一清二楚了。就在我们培训部,五六年级的孩子一大半已经基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了,少数孩子已经被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污染的面目全非了。满嘴脏话,满脑子思想垃圾,动则自称神经病,眼神一看就充满邪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可以和同学打骂不休,仇恨满腹,自言在学校教室里都可以目无师长为所欲为……看到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各种烂事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不像学生,很多小学生的家长已经对孩子伤心透顶无计可施,作为一名老师,又是怎样的忧虑与痛心?
其实何必言现在?十八年前我上初一的时候,就有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从教室打到走廊了!在乡里的农村中学如此,到了区里的重点中学,情况更甚。记得是在初二时的一天晚自习时,一个班一名学生忽然和一名老师吵起来,很快发展成了对骂和厮打。嘶吼之烈,感觉整片教学楼的屋子都在颤抖。打骂持续了大概十分钟,才初步平息。全年级的学生都震惊了。更震惊的是第二天下午,学生家长开来一车人冲進学校办公楼,揪出了那名老师在学校大操场上将其痛打了一顿,然后扬长而去……
所以你就好好想想现在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多恶劣,内心都潜滋暗长着多少剧毒的种子吧。所以你也就不必惊讶于很多大学生自杀,很多中学生捅死了老师……多少看似偶然的事故,种子早已种下,早已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只是所有人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而已。直到灾难某天因缘聚合,突然爆发,才瞬间震惊整个社会,震惊很多觉得不可理喻的人们。然而转眼又被新的更爆炸或更无聊的新闻迷住了,然后继续麻木的生活。
所以我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爱孩子,是否还想想我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让他从小构建怎样身心健康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系统?是否应该让自己和孩子都时常反思,然后越来越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我看到的古今中外每一个伟人和当前时代每一个真正热爱学习、主动追求上進、走在身心健康高效成长路上的孩子,除了天分之外,从施教者的角度而言,无一不是这样用心教育的结果。
比如孔子教育弟子,你看整本《论语》都是在谈“仁义礼智信”这些做人做事之道。比如古时候的小学启蒙教材《三字经》,一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弟子规》开篇“总叙”里就说道: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再比如古时贤母,都怎么教育孩子的?仅举江西最大的文豪欧阳修的母亲为例。欧阳修四岁时,他父亲就死了,从此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贫困到欧母辛辛苦苦自己工作,却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再无钱买纸笔让欧阳修习字。于是欧母就自己教。连大雪之夜都不废弃,还拿着荻梗在炉灰上写字。这是磨砺意志方面。
做人方面呢?欧母总是教导欧阳修要向父亲学习,以清廉仁孝之德立身。欧阳修的父亲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做官时虽有俸禄,却总是用俸禄去救济贫苦,救济到从不让家里有钱可存。也算是“月光族”,不过可不是现在的“月光族”,自己还不够花。很多人或许觉得,这也太苛刻了点,自己不存点钱,自家有个灾难病苦的怎么办?可能欧父觉得,自己有上天慈悲看护,任何变故也都自有因果,做人只管行善积德,便可坦然生活,无所畏惧了吧。即使有变故,那也是大好事,只要有大德在身,上天终究不会亏待这样的生命吧。
果然,上天就给他们降下了大灾难。欧阳修四岁,他就死了。留下孤儿寡母,没有任何财产,一下子从社会上层,跌落到了社会最底层。这是怎样的悲哀与无助?这不是一个家没有顶梁柱了么?这不就是天塌了么?其实孔子也是,六岁父亲就死了,然后母子二人艰难困苦,相依为命。
然而对于一个大德之家而言,对于一个有精神、有灵魂而且这精神灵魂还极高贵的家庭而言,什么样的苦难不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养分呢?欧父遗留下的故事与精神,以及欧母的谆谆教化,时时激发着欧阳修昂扬奋進。后来欧阳修中了進士当了官,欧母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自己料理家务;再后来欧阳修直言进谏被贬,欧母也淡然的说这样很好,本来就是穷人之家来的,现在不过回归了老样子;后来欧阳修又被重用为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成为了开启宋代文化盛世的奠基人与新风引领者,更提拔、引荐或指导了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文学家,以及张载、程颢等理学思想家,以及包拯、韩琪、文彦博、司马光等官场领袖,成为了影响千古的文坛领袖和“千古第一伯乐”。他自己也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五人出自他门下,算他自己就六人了),以及“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之一。
而孔子,更是得到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万世师表”的无上荣耀。
继续说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写了时间。“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第二句则写了人物和地点——我在夕阳下披散了头发乘凉,然后又回家打开窗户,躺在窗边的床上——寥寥几笔,便将时间,地点,人物的基本状态尽交代的一清二楚。而且字字句句流淌着悠闲舒畅、恬淡静美的诗意。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躺在床上,这么闲适,那身边周围的整体环境、作者生活的大背景,又是怎样的呢?提炼了触觉、嗅觉和听觉三个角度的观察来進行描绘。寥寥十字,却字字有神,洞开了一层广阔空间,令人如入梦境,顿生无限空灵,复引无尽遐想。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如此美妙的情境,我该做点什么呢?总不能一直这么无聊的躺着吧?嗯,此时此刻,还缺妙音雅乐,最宜弹琴。可是,却没有知音来欣赏。弹琴而无知音赏,好比写作而无读者阅。那还不如不弹、不作。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想到这里,我就更加怀念我的朋友啦,更加怀念我们在一起的那些快乐日子啦。但是,想又有什么用呢?唉,还是请求周公,让我在半夜梦见我的朋友吧!让我们一起在梦里相聚罢!然后一起开怀畅谈、赏琴放歌罢!
至此,全诗层层铺垫,层层渲染,层层深入,直达了感情的极致!
201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