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文件管理这件事情一直想去做,但每次一想着要把之前堆积起来的文件挨个整理一遍,瞬间就想放弃了。
好在最近换工作的这个契机,让我开始去做文件管理这件看起来是小事,但做好了会大有裨益的好事。
我之前的文件管理方法是:有什么文件都保存在桌面,每天下班前将桌面的文件进行清空,要么删除要么存在文件夹里,但不进行分类,每次要找什么,都用everthing搜索就好啦。
但久而久之,没有一个好的命名系统,虽然从桌面看很整洁,要找什么文件也特别方便,但也有忘了自己做过什么的时候,这时候再去找就真的很奔溃了。
想了想我之前报过的课里面关于文件整理的,还真有两个。一个是小能熊的《高效能人士的电脑收纳》,还有秋叶的职场课里面有一个章节是讲这个的。
翻看笔记回顾了一下课程内容,试着重新搭建自己的文件管理体系。
文件管理
之前可能还觉得没什么,但文件多了没有管理,那简直就是个灾难啊。
这些问题不知道大家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反正我是经常遇到,上周负责人让我做海报,改了几版还不满意,说要不就第一版吧,然而,第一版早就被覆盖了。文件分享也都是靠微信,一堆微信消息刷上去,就找不着了,或者突然想起某个人传过什么资料给我,回头去找就过期被删掉了。
其实文件管理也没多复杂,说起来就是搭建一套管理体系,创建一套命名系统,使用合适的工具。
按照这个管理体系,设置inbox其实也是GTD的理念,可以把电脑桌面作为inbox,每天清空整理归档,有了这个inbox就可以驾驭海量的信息,贯彻精神洁癖啦。
主体文件库是按照性质分类,如果是个人电脑,除了工作,还会有生活、学习、兴趣相关的,这都构成了自己知识库的一部分,按照费曼笔记的方式加工整理,后续再根据性质进行分类。
最后还要有一个Archive文件夹,用来放置已完成、废弃的项目存档,以及转换行业的资料留存,比如我最近换工作就基本是换行了,很多东西要重新接触,那以前的都要全抛掉吗?不是的,之前行业里面收集的一些资料还是要存档起来,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上。
这整个其实是一个基于GTD的文件处理流程,文件下载统一放在inbox里,定期清空inbox,降低大脑信息负载。在主体文件夹内进行分类保存,平衡好多个维度。废弃了?完成了?归档在归档库里。
命名体系
在确定好流程之后,就是按照自己的工作生活习惯进行命名,这个看上去会是一个浩瀚的工程啊,但实际上就只用花一小时时间用大纲工具梳理清楚,之后再随时迭代修改就可以啦。
下面这个是小能熊课程里提到的文件夹体系以及实际运用,真心想给跪了。虽然在规划的过程中会花费一定时间,但没有规划的人生不值得过,比起一团混乱,我更喜欢一切按自己的规划持续推进。
这套命名体系是按照杜威数字编码系统和Wikipedia唯一分类维度来确认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同于以往的很多个文件层级,这个按编码来命名,将文件层级提前了一层,也方便检索。
工具推荐
1. 坚果云
想要把文件数据进行同步,肯定要用上网盘,提到网盘,大家肯定就想到百度网盘,平时也时不时看别人扔过来一个链接,随手就保存了,偶然间发现,我的百度网盘里面的资料有1T了。
天!这些我都没打开过,不过是犯了松鼠症,一味得囤积资料。当我想用的时候,根本不能从那么多资料里找到我想要的,所以克制才是极致。作为网盘工具,百度网盘对我来说只是的资料的收集工具,而用于文件管理,还是不及格的。
还有的小伙伴是用印象笔记一类的笔记工具来管理文件的,这个就更不用说了,这类的只适合管理笔记,管理文件,只能说你真的用错了。毕竟有的文件还是很大的,用笔记工具来保存这些,会卡得怀疑人生的。
到最后,我找到一个文件管理的神器——坚果云,可以实现文件备份、数据恢复、版本控制、团队协作、手机同步,完美得匹配了我的需求。嘻嘻,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我的文件管理体系运转起来的工具,幸福~
2. 搜索工具
体系设置得再好,也要回归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上,在使用文件最多的一个场景就是检索,难道要在一个个文件夹里翻?这也太低效了吧!
这里推荐两个工具,适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Mac上推荐Alfred,Windows系统推荐Everthing。
这两个工具的用法很简单,其实就是基于搜索,这个就需要平时就做好命名,在搜索的时候根据关键词就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啦。